这是中文系主页上的报道:
4月17日晚上8点,我校中文系77级系友、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二十 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当代著名学者陈平原教授,应邀在我系中文堂作了一次精彩的学术讲演。我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主任林岗教授主持了这场讲演,系主任欧阳光教授、丘国新书记、吴承学教授等莅临现场。陈平原教授演讲的题目为《有声的中国——“演说”与近现代中国文章变 革》,演讲先由鲁迅的《无声的中国》说开去,认为作为“传播文明三利器”的“演说”与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进程关系密切。不应只重视“文字的中国”,而忽略 “声音的中国”,应该关注那些转瞬即逝的“声音”。演讲分为五个部分:一、“演说”之于“开发民智”;二,“演说”的诸面相;三、“演说”与学堂之关系; 四、“学艺”还是“事业”?五,文章体式的革新;六、以“演说”为“著述”。陈平原教授博学睿智的才思加上深入浅出的演说技巧令短短一个小时的演讲妙趣横 生、令人回味。
对于“演说”与近现代中国文章变革的研究是陈平原教授近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由他主编的“现代学者演说现场丛书”已由 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选择了蔡元培、章太炎、梁启超、鲁迅、胡适、陶行知、朱自清、闻一多等八位作为考察对象,具体研究探讨“演说”如何影响其思维、行动 与表达,关注其“怎样说”——包括演说的姿态、现场的氛围、听众的反应、传播的途径, 还有日后的“无尽遐思”等,总之,兼及“演说”的“内容”与“形 式”。
演讲结束后,陈平原教授回答了听众的问题,对博士论文写作、央视“百家讲坛”、大学生辩论会、潮汕文化等问题发表了精辟而独到的看法,赢来了阵阵热烈 的掌声。会后欧阳光教授为陈平原教授颁发了“名师讲坛”荣誉证书。这是陈平原教授第二次在中文系“名师讲坛”设坛演说,他曾于2004年11月11日在 “名师讲坛”作过《文学教育与文学史》的精彩讲演。巧的是,陈平原教授此次演讲的主题与“演讲”有关,莫非他也象五四先贤一样,钟情于“演说”,从而展现 一个人文学者的“人间情怀”?(文:古大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