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年3月份木心大热的时候写的旧文,文中说到要在世界杯期间学毛尖读董桥,幸亏没有履约,我心爱的意大利才最终 夺冠了。过去的周末,罗马在意大利超级杯中被国际米兰连追4球,3比4饮恨而归。我的一位国米球迷的朋友在他的博客中压抑不住,高喊国米万岁,并对“他 的”球队“冒犯”了表示歉意。^_^其实罗马干得不错,支持他一如既往。
输输赢赢无关大雅,最主要是有喜欢读的书,喜欢看的球,无聊的日子才有生气。
下面是旧文:
木心在陈丹青的叫买下高调出场,一本《哥伦比亚的倒影》几引洛阳纸贵。陈老师说木心接续了几乎被“五四”新文化运动拦腰斩断的中国文脉,是对鲁迅周作人等五四干将的超越。
看不顺眼的也有,《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抛出鸿文,题目就叫《木心的尴尬》。木心尴尬在什么地方,朱伟说“木心在2006年才在内地正式出版亮相的尴 尬在于,现在我们的文化消费已经进入调笑时代(尽管愤青仍有一定市场)。新一代消费者既然被美国文化、卡通文化培育出来,本能地只耐烦于消费快餐文化,对 文化积累、过去了的市井氛围均以为太累而不耐烦。”差点引起陈朱的文化对殴。
这是闲话,作为看客看看热闹也就行了。我感兴趣的是朱伟的高论, 难道在调笑时代就只能让快餐文化一支独秀、横行霸道?总该允许别人也来分一杯羹吧?更何况罗素先生教导我们“参差多态乃是生活的本源”。其实除了木心,我 总感觉香港的董桥在文脉上也是一样古典雅致的。尽管有人说董桥太纤细了,在这风雨如晦、鸡鸣狗盗的时候,哪能够这样“躲进小楼成一统”,还有种的话就应该 横眉冷对,拍案而起!然而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时代太新,人情太冷,在心底我喜欢一切古旧的风物,董桥正契合我的趣味。
三联版的 董桥自选集收了《旧情解构》、《旧时月色》和《从前》三种书。那是刚离开学校的时候买。那时我在阳江,前路未卜,感情低落、孤寂迷茫。一次,在去阳江的路 上,我带了《从前》,三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路读来,下车的时候竟恍如隔世,不知何夕,苍茫而又阴冷。在古老的韶光中,做一个文化遗民,董桥说:“我顺着营 造小说丝丝缕缕的敏感追寻走过的从前,杨柳拂岸,暮云牵情,笔底斑驳的记忆和苍茫的留恋……兴许不致过分辜负那一抹旧时月色了。”旧时月色是不曾辜负,可 是宿命的无奈和无力却叫人心酸。
当然,关于董桥也有不同的读法,我喜欢的上海MM毛尖选择在世界杯期间一天读一篇《从前》,以至于黯然伤神,走火入魔。她说“世界杯,别看董桥”。网上搜不到这篇文章,等有时间再敲出来,这里摘要说一下。
毛尖说,看世界杯的日子里,她不知读什么好,就选了一直没舍得读的董桥新著《从前》。她准备一场球赛看一篇,等比赛结束,《从前》里的三十篇文章也刚好 看完。法国队输球的那一天,她读了《旧日红》,“绿茵场上的怅惘,正应了董先生文中的‘情何以堪’”;中日韩同时出场的日子,她读《戴洛维夫人》,“想着 文中的两个女人,是夜的足球变得遥远……”;法国队命丧丹麦那天,她读《榆上景》,“最后一句‘我要你回来’呼唤出了亿万疼爱齐达内球迷的悲痛心情”; “然后第二天,瑞典荼毒阿根廷,《雪忆》结尾说:‘暮色沉沉,满脸是泪……’正是当时阿根廷心情的写照”。如此令人悲痛心碎的世界杯,让毛尖觉得她不该选 《从前》当世界杯读物,说“这本书凄婉入了骨髓,通了灵异,表面上暗香浮动,内里却一片招魂声”。她干脆一气读完剩下的《从前》,希冀悲伤从此了断。后来 世界杯有点正常了,意大利、西班牙都进了十六强了,毛尖说她总觉得自己不该看董桥,也微微“迁怒”董桥为什么一口气讲那么多叫人黯然神伤的故事。“等到意 大利败在南韩手里,我心悲戚,无从怨气,唯叹一声:世界杯,别看董桥!”
六月份,又有世界杯,我也准备再读一下《从前》,只希望不要一语成谶,我喜欢的阿根廷、意大利、荷兰还有英格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