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9

我读的博客

2004年,我正处在拍拖的间断期,五一长假正好有大把时间用来睡觉,无意间发现YWPHJH诸同学都弄了个类似主页的东西,并且称之为博客。为了与时俱进,我也按图索骥上网注册了一个,这就是我第一个在blogcn的博客——旧时月色。我曾经用了两个晚上通宵反复更换模版、设置格式。据我所知,那时候先后有十几位同学先后在那里安营扎寨,现在似乎只剩下LHMMKEY姐仍然不离不弃,其他的不是迁居移民就是任其荒废。

写博客有什么意思呢?对我而言,既出不了名又赚不了钱(要是能达到这个目的就好了,我在这个博客上放了google提供的广告,曾经有段时间我会不时去点击,后来知道这是有悖google广告精神的,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现在我改正了这种恶习),纯粹出于自己的喜好。它唯一给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是帮助我完成了课程班的英语作业:我直接从wikipedia上粘来国外博客的历史,再用翻译软件翻来方兴东的《中国博客发展大事记》,凑合着做成PPT忽悠给英语老师,预计可骗来学分若干。

读博客到很有意思。我的业余生活大概分成四部分:作为一个伪知识分子,我有时会关心一下人类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于是偶尔会听一听窗外的事情;作为一个伪读书人,我养成了买书不读的良好恶习,于是时常会看一看别的牛人都在阅读什么;作为一个喜欢上网的人,我有时会注意一下计算机网络都有了些什么新的技术;作为一个不喜欢运动的人,我会挑选罗马上半夜的球赛来看。

有人说“长尾理论”害人菲浅,但就像牛顿物理理论和爱因斯坦物理理论互相冲突(是不是这样啊?)但却可以各自解决各自领域内的问题一样,在某些方面这条长尾还是能搞定很多问题的,比如我能够找到各自符合我四部分业余生活的人的博客,他们有很切合我胃口的个人意见,而不至于让我要天天去看《人民日报》或者“新闻联播”。

连岳——连岳的第八大洲

如果要评到目前为止对我影响最大的十本书,连岳的《我是鸡汤》应该可以排到前五名(因为各种原因我曾经买了三本《我是鸡汤》,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现在一本也不在我的身边)。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的思想水平是如何地不堪,这样的书少说也应该是《毛主席语录》或者《江泽民文选》,再不济也应该是《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或者《雷锋日记》,偏偏会是这样一本专栏集子。但事情就是这么奇怪,我也没办法。后来无意中从CWR同学那里看到连岳的博客链接,欣喜若狂之余,一直跟踪至今。有见地、通脱、幽默,有时像个愤青。随便说一下,青年人像愤青弄得不好就是装逼甚至傻逼(比如我);中年人甚至老年人还像愤青,那就是真正的牛逼。

王小峰——不许联想

王小峰之前的博客叫按摩乳,被叫停过好几次。甚至有人说博客不能开在他的博客所在的BSP,因为这样的BSP经常会被整个端掉,一不小心就殃及池鱼。现在他的博客叫“不许联想”,还以同样的名字出过书。他的另外一个著名的称号叫“带三个表”。他的正经职业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笔。他厉害在那里呢?他厉害在他真的很厉害,上网搜索一下就知道了。此处不便多说,所谓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

罗永浩——傻逼愤青罗永浩的博客

我是在写足球评论娱乐大师韩乔生的文章时上网搜索“韩乔生语录”的时候知道罗永浩的,当时的说法是,能以自己名字命名语录的,中国只有三个人:毛主席、韩乔生和罗永浩,而现在仍能在网上流传的就只有后面两个人了,我的电脑上现在仍保存着老师语录的MP3,是在不忍心删去。事迹从略,网上搜索。

黄集伟——孤岛客

大学时候就听说过这个名字,也读过他的一些文字。据说他很早就拥有自己的顶级域名。读书多,写字靓(余世存的《非常道》书名就是他提的),现在喜欢搜集流行、有趣的词语。据说有一对双胞胎,起名“佐思”、“佑想”,和“五文弄墨”的钟宇辉双胞胎起名“钟共”、“钟央”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以后俺也能整对双胞胎,我名字都想好了:XIETIANXIEDI。不知LP一下如何?奇怪的是孤岛客这几天都打不开,不知何故。

张立宪——见招拆招

别名老六。从2006年起独力编辑出版《读库》。熟悉他的人都说他很贱。为了购买他的《读库》,我曾经通过短信和邮件跟他联系,都得到他非常友好的回复。这是我迄今为止联系过的最著名的人物,感觉有点像五四青年跟鲁迅通信一样牛逼。此人也喜欢足球,喜欢吃喝,文章也比较有趣。

乔纳森——乔纳森

我是无意间发现这个博客的,凑巧的是我在blogcn博客的模版跟他的一样。从文字看来,他的外语非常了得,经常挑国内翻译作品的毛病,有段时间还在《南都》开了专栏。最让我佩服的是他能够弄到很多海外的书籍,在一篇博客里他说:“这一年,购英文书338种,英文杂志70册;购法文书40种,法文杂志43册;购德文书77种,德文杂志7册;购意大利文书16种(鸣谢某某君,感谢其从意大利运回来的好书)。中文书、日文书就不去说它了吧。”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怎么有那么多钱那么好的途径可以弄到这么多的书。

月光博客

G速客

这是两个关于互联网和IT评论的博客,从上面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2007-01-28

武奇尼奇铁树太花

中央5终于转播罗马的比赛了。刚才一边写字一边在网上看直播,武奇尼奇这棵铁树终于开花了,帮助罗马1:0搞定锡耶拿。

冬日购书

除了杂志和教材,很久没有在书店买书了,因为网上的要便宜得多。今晚在等车的时候,车站后面是熟悉的yes-no咖啡厅,二楼是著名的博尔赫斯书店,211迟迟未到 ,于是决定到楼上看看,或许能有意外的收获。

有时真的不得不感叹事情的奇妙。很久之前从沈胜衣的文章里知道英国十九世纪作家乔治·辛吉,一直想找他的《四季随笔》。2005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过李健翻译的版本,可惜当当一直缺货,书店也遍寻不着,只是在网上找到若干断章,实在不能解渴。今晚一进博尔赫斯的时候,就看到用塑料膜包着的这本书,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版本,心想应该是新近出版的吧,撕开一看果不其然:2007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译者是著名翻译家李霁野。毫不犹豫收入囊中。

无意间发现好几个成名于欧美的俄裔犹太人,比如: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以赛亚·伯林、切尔西俱乐部老板罗曼·阿布拉莫维奇、google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自然也包括美国作家《洛丽塔》作者纳博科夫。上海译文出版社继去年出版了主万翻译的《洛丽塔》之后,今年1月又推出了纳博科夫的作品系列,包括有著名的《普宁》、《微暗的火》和《说吧,记忆》等。《普宁》1953年至1957年在《纽约客》(一本我喜欢的杂志)上间断连载了四章,现在的译者是另一位著名翻译家梅绍武,梅兰芳的次子,这就更没理由放过了。

戴望舒在现代人中具有名望应该说是借助了《雨巷》这手诗。其实这首诗太俗太媚,倒不如《烦忧》的精致或者《我用残损的手掌》的苍凉。事实上对于新诗,我至今没法完整地背诵出一首来,我记住的几个诗人的名字大多来自新文学早期和八十年代的新时期,比如冯至、穆旦、北岛、舒婷、海子和食指。在博尔赫斯我看到薄薄一册的《望舒草》,一番刚好看到《烦忧》这首诗:
说是寂默的秋的悒郁,
说是遥远的海的怀念,
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因,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因,
说是遥远的海的怀念,
说是寂默的秋的悒郁。
如此精致圆满的小诗,说出了怀人时含蓄细腻的感情,形式的反复循环自然而不做作,与内容几近完美的统一。记忆里的新诗只有食指的《相信未来》打动过我,这首《烦忧》是另外一首。这册《望舒草》收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新文学碑林”里,每册书都附有原版时候的封面,包括有《尝试集》、《背影》、《女神》、《沉沦》、《空山灵雨》等,之前在当当买过粱遇春的《春醪集》,这次把《望舒草》一起凑上。

顺便凑上的还有《彭斯诗选》,译者王佐良。王佐良是老牌的英国文学专家。之前看过他于商务印书馆出的《英国散文的流变》,作为学术著作写得比英国散文本身都漂亮,另外还有收在三联书店”读书文从”里的两本小书《英诗的境界》和《心智的风景线》,大多选自他之前发表于《读书》杂志上的文章。LL说我作为一个农民,买东西老是要认牌子,其实很多时候我都是认死理的人,并美其名曰“有坚持、够专一”。比如买《彭斯诗选》更多的就是看中王佐良这个招牌,并且出版年代较为久远:1998年。毕竟作为一个苏格兰诗人,在看王书之前,对彭斯我一无所知。

2007-01-27

有情人终成眷属

刚刚才回到宿舍,头脑是如此的清醒,各种感慨纷呈迭涌。

刚刚过去的这个夜晚,一位很好的朋友结婚了,本来参加他的婚礼是义不容辞的,心里有真挚的祝福要送给他们,遗憾的是过几天我也要结婚,按照风俗,我们彼此不能互相到场祝福。将近十点的时候,他打来电话,说婚礼已经结束,接下来准备去唱歌,要我无论如何一定要去,于是赶紧打的出门。

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节目将近结束的时候,朋友终于彻底醉倒了。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醉成这样的,体重陡增,浑身就像被抽取筋骨一样,软塔塔地东歪西倒。我和另外一位朋友送他们夫妻俩回洞房,寒冷的冬夜我竟然满身大汗,感谢的士司机,一路毫无半句怨言。

心理有种深深的感动,任何两个人走在一起都是如此的不易,为这种难得的情缘醉上千次万次都是值得。

祝他们举案齐眉!白头偕老!

2007-01-26

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

作者简介:俞可平,一九五九年出生,浙江绍兴人。九八年取得北大政治学博士后,曾前往美国杜克大学任研究员及访问学者,现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 中心主任。俞可平在北大的博士生导师赵宝煦这样评价他的学生:“非常用功,勤快,活跃”。俞可平取得博士后,北大已准备让俞留校任教,但答辩委员会有位来 自中央编译局的官员非常欣赏俞可平,竭力推荐俞到编译局工作。赵宝煦认为,中央编译局直属中央,常会接到中央布置的调研工作,这对俞的学术研究有好处。不 过,俞仍兼任北大、南开等数所大学教授。

对于俞可平的学术风格,北大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增科说,“思路开阔,非常多产,既追踪国际社会科学前沿,又重视中国现实政治问题。”九○年代以来, 西方学界截取不少社会学及经济学研究成果看待国际关系及政治学,俞可平大量著作便从“全球治理”及“善治”角度做研究,在此领域堪称亚洲第一把手。

俞可平多次在著作中表示,中国进行的是一种“增量民主”改革。一位在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过的学者说,俞的思路很清楚,就是通过渐进式改革实现民主。事 实上,他主持的“北大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已举办多次“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鼓励地方政府实施民主制度创新研究,成果相当显著。

原文转自凤凰网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也不是对一些官员而言的;它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 大人民群众而言的。坦率地说,对于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试想,在民主政治条件 下,官员要通过公民的选举产生,要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与支持;其权力要受到公民的制约,他不能为所欲为,还要与老百姓平起平坐、讨价还价。单这两点,很多人 就不会喜欢。因此,民主政治不会自发运转,它需要人民自己和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官员去推动和实践。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什么都好。民主决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有许多内在的不足。民主确实会使公民走 上街头,举行集会,从而可能引发政局的不稳定;民主使一些在非民主条件下很简单的事务变得相对复杂和烦琐,从而增大政治和行政的成本;民主往往需要反反复 复的协商和讨论,常常会使一些本来应当及时做出的决定,变得悬而未决,从而降低行政效率;民主还会使一些夸夸其谈的政治骗子有可乘之机,成为其蒙蔽人民的 工具,如此等等。但是,在人类迄今发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民主是弊端最少的一种。也就是说,相对而言,民主是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可以为所欲为,能解决一切问题。民主是一种保障主权在民的政治制度,它只是 人类众多制度中的一种,主要规范人们的政治生活,而不能取代其他制度去规范人类的全部生活。民主有内在的局限性,不是万灵药,不可能解决人类的所有问题。 但民主保证人们的基本人权,给人们提供平等的机会,它本身就是人类的基本价值。民主不仅是解决人们生计的手段,更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不仅是实现其他目标的 工具,更契合人类自身固有的本性。即使有最好的衣食住行,如果没有民主的权利,人类的人格就是不完整的。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就没有痛苦的代价。民主可能破坏法制,导致社会政治秩序的一时失控,在一定 的时期内甚至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民主也可能破坏国家的和平,造成国内的政治分裂;民主的程序也可能把少数专制独裁者送上政治舞台。所有这些,都已经在 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出现过,并且还可能不断再现。因此,有时民主的代价太高,甚至难以承受。然而,从根本上说,这不是民主本身的过错,而是政治家或政客的过 错。一些政治家不了解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不顾社会历史条件,超越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切实际地推行民主,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一些政客则把民主当作其夺取 权力的工具,以“民主”的名义,哗众取宠,欺骗人民。在他们那里,民主是名,独裁是实;民主是幌子,权力是实质。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是无条件的。实现民主需要具备相应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不顾条件而推行 民主,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性的结果。政治民主是历史潮流,不断走向民主是世界各国的必然趋势。但是,推行民主的时机和速度,选择民主的方式和制度,则 是有条件的。一种理想的民主政治,不仅与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地缘政治、国际环境相关,而且与国家的政治文化传统、政治人物和国民的素质、公民 的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如何以最小的政治和社会代价,取得最大的民主效益,需要政治家和民众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政治也是一种政治艺术。推进民主 政治,需要精心的制度设计和高超的政治技巧。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就可以强制人民做什么。民主最实质性的意义,就是人民的统治,人民的选择。 尽管民主是个好东西,但任何人和任何政治组织,都无权以民主的化身自居,在民主的名义下去强迫人民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民主需要启蒙,需要法治,需要权威, 也需要暴力来维护正常的秩序。但是,推行民主的基本手段不应当是国家的强制,而应当是人民的同意。民主既然是人民的统治,就应当尊重人民自己的自愿选择。 从国内政治层面说,如果政府主要用强制手段,让人民接受不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制度,那就是国内的政治专制,是国内的暴政;如果一个国家主要用强制的手段,让 其他国家的人民也接受自己的所谓民主制度,那就是国际的政治专制,是国际的暴政。无论是国内专制还是国际专制,都与民主的本质背道而驰。

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我们来说,民主更是一个好东西,也更加必不可少。马克 思主义经典作家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最近胡锦涛主席又进而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当然,我们正在建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吸取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民主政治方面的优秀成果;但另一方面,我们不照搬国外的政治模式。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 也必须密切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条件。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真正享受民主政治的甜蜜果实。

2007-01-25

也来凑热闹

不知道是事有凑巧还是有意为之,据说娱记里非常出名的北孟(静)南袁(蕾)——这时候我才知道人可以人格分裂到这个地步,这个以奶猪为名写博客的袁蕾,其正经发表的文字还博客里的文字是如此的天渊有别——分别于1月22和1月18日在《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上发表了《王朔的思想武器》和《王朔说说说》两个文章。许多人因此惊呼“王朔复出了!” 然而今非昔比,这几年见惯了网络上的惊涛骇浪之后,尽管王朔仍然头顶脚踢,横扫娱乐文坛文化一大片,已然没有当初看他的《看上去很美》时候的惊讶和震撼。然而,我还是觉得很不容易,几十岁的人了,并没有像很多人一样,变得“厚道”了,我总是喜欢那些身上具有我所不具备的特性的人。

作为一个乡下人,在到广州这个大城市读书之前,王朔的名字我连听都没有听过。所以,尽管现在上大学已不是什么牛逼的事情,但这事对我而言却意义非凡。我来回分析了一下,意义至少有三点:一、到目前为止,可以在城里混口饭吃,这是从谋生上来说;二、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把SS同学变为SS老婆,这是从生活上来说;三、知道世界上还有别样的人和别样的想法,这是从精神上来说。

花开三朵,先表最后一枝。这些别样的人别样的想法当然有很多,如果全部说出来会成为“我的思想资源”一类的题目,这样的话逼就装大了,所以这里只说王朔。

那时候,sexy同学在揭阳带来了一本貌似典型的盗版的《王朔文集》,这位风流才子在书的扉页上用略带黄庭坚笔意的圆珠笔字迹写下大意如下的一段话:只有小女生才喜欢林语堂式的所谓闲适,作为一个男人只有王朔的不羁放荡力透纸背才能让他高潮迭起。读书能有这样奇妙的效果吗?于是拿来翻了一翻。不说不同凡响,至少也别开生面。在那个时候给我同样感觉还有王小波和余杰。这和我之前看过的《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荔枝蜜》《白杨礼赞》《秋雨散文》(这里列在一起并不表明它们可以等量齐观)是如此的不同,以致于产生我就要脱胎换骨了的幻觉(之所以说是幻觉是因为事实上直到现在在实践上,不说胎骨,我连皮都没有换过)。后来就慢慢知道还有所谓的“逃避崇高”和“看上去很美”。

尽管没有“让理想照进现实”,至少在“心里看上去很美”。有时想想,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因为从那时开始,赶时髦地说,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断”:自由和有趣——至少在精神上是这样。

所以就说点有趣的:奶猪在她的博客里说她将王朔的口头禅“操”和“他妈的”尽收入文中,编辑回样批示:“操他妈的太多了!”

转篇文章,拍个马屁

陈伟南的名字在我们乡下就像赵本山在铁岭一样,妇孺皆知,因为他确实做了很多好事。和我关系最密切的就是他修了一所中学,作为这所中学的第一届学生,为了迎接学校的剪彩仪式,我人生第一次参加和合唱团,并且手持鲜花和其他同学一起夹道高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活的外国人,看到他们脸上厚厚的粉底,闻到他们身上奇怪的味道。

我在这所名叫“宝山中学”的学校上了三年初中,作为一种凑巧和奇特的经历,加上之后的高中和大学,我生平上过的四所学校有三所带有“山”字,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看来相对于智慧,我更具仁心。

所以,当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字的时候,我决定将其复制到这里。我尤其赞同
陈伟南在庆祝饶宗颐教授85华诞暨从事学术活动66周 年宴会上致辞时说的一段话:“我向来尊敬有文化的人,特别是像饶老这种有大智慧、大学问和大成就的人。大师难得,富人易求。在全世界,称得上富翁的 潮汕人何止千百。但像饶老这种誉满海内外、在学术和艺术上堪称大师的人,却绝无仅有。我之所以敬重饶老,不仅敬重他的为人,而且敬重他所坚 持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饶老著作,可使人们了解乡邦文化的可贵,伦理道德的重要和中华文明的伟大。使人们更尊重文化、尊重历史、尊重伦理道德,从而令我们 的社会更加和谐”。

2006213,应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之邀,记者和《世界潮商》总编辑张善德,一同前往汕头参加《陈伟南的文化情结(言论集)(图片集)》首发式,并出席陈伟南先生88寿宴会。

本次活动的嘉宾主要为来自香港、澳门、北京、广州等地的潮人俊彦,潮汕三市领导则包括汕头市委书记林木声、市长黄志光,潮州市委书记骆文智、代市长汤锡坤,揭阳市委书记万庆良等。

原汕头市政协主席、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首任理事长刘峰在首发式上讲话,他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这15年来总共为3位老人组织了祝寿活动,一是全国侨联副主席庄世平,二是国学大师饶宗颐,今天陈伟南先生是第三位。

儒商少年

广东省潮安县沙溪镇沙溪二村,这里是陈伟南的故乡。1919218(己未年正月十八),陈伟南出世了。陈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陈伟南的出世给全家增添了喜气,一家人上上下下如同过节一般。

儿时的陈伟南生活在长辈的呵护下。曾祖父传下的家产中,有一座题匾“绿杨深处”的书斋,大门上有一副对联:“绿柳成丝春有脚,杨花满树蝶争飞”,这个书斋便是陈伟南最爱去的地方。

因为家道殷实,儒雅家风的熏陶,再加上自己的努力,陈伟南书读得极为顺利。1933年高小毕业,年仅14岁的陈伟南被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即现在的韩山师范学院)破格录取。

师范学校的3年教育,使陈伟南终身受益。学校强调的“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以及倡导的“注重德性的陶冶、养成勤劳的习惯、要有纪律的生活”等等,为陈伟南一生所铭记。日后,陈伟南经商成功,其为人处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被认为是儒商典范。

勇闯香江

1937年毕业后的陈伟南,在韩江南下北上的帆影诱惑下,决心到外面的大世界去闯一闯。

1937年春,陈伟南用家中一担谷子换回的5块大洋作路费,告别父母家人,乘船一昼夜到了香港。

这一年,国内爆发卢沟桥事变,日本人占领东北三省。

陈伟南找到位于和兴西街(现皇后街)的香溪公司。香溪公司的老板林树科是陈伟南的姐夫。对于内弟的到来,姐夫是欢迎的,无奈时局不稳,生意难做,姐夫也只能给内弟微薄的打工薪水。

回想起这段经历,陈伟南记忆犹新——“我到香港快70年了。我们老家在乡下是种田的,我觉得去香港比较有机会可以发展。同时我姐在香港,这也是我到香港的一个前提。到了之后,在姐夫公司打工,当时工资很低,一个月10元钱,外加4角钱理发钱,一个月收入104角。”

香溪公司是小公司,经营南北行生意,陈伟南有灵性,虽然读书与做生意完全不同,陈伟南却很快就找到了做生意的窍门。

1941年,陈伟南已涉足商界5年,他脑子灵活,手脚勤快,从待人接物到进货出货,陈伟南在香溪公司几年算是学到了最好的生意经。

早春二月,陈伟南与老板林树科的妹妹林碧婵喜结良缘。当时,个人经济仍然拮据,作为人生大事的婚礼也只能简单从事,仅在一家酒楼的一个角落里摆了两桌请同事们喝喜酒。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411225,日本侵占香港。港岛内外交通断绝,以转口贸易为主的香港经济随之窒息。

香溪公司被迫关门。

陈伟南只得自寻出路。他到一些大商店里批发杂粮,再挑担到德辅道西的昌隆竹器店门口摆卖,从中赚点小钱,以维持生计。

尽管是摆卖杂粮,陈伟南也做得尽心尽力,待客热情,生意慢慢好起来。周边住的人家也逐渐认可了这个卖杂粮的小伙,有时钱不够或未带,陈伟南都一样买卖。

昌隆竹器店的老板是个中年人,他见陈伟南天天在他店门口摆卖,生意倒还不错,可自己店里却是冷冷清清,心里就有了想法。

这天正好下雨,客人少,昌隆老板走到店门边,对陈伟南说:“阿南,我们合作经营粮食好不好”

“我没有本钱。”陈伟南如实相告。

“我出场地、你来经营,我出钱,你出力,我们就卖杂粮。”

陈伟南听到这么好的事,自然高兴万分,第二天便与昌隆老板一起打理店里的事,将竹器换成杂粮。

在店里,陈伟南每天能赚到几十元钱。

正当生意越做越好时,陈伟南接到家中电报,说家乡被日军占领,父亲受惊过度、精神失常,家中需要他回去。

1942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陈伟南在家乡沙溪一面侍候父亲,一面干农活。抗战结束后,1946年陈伟南再次赴港,他认定了要干出一番大事业。

饲料大王

再次回到香港,陈伟南打定主意要办实业。他与人合作,创办星洲胶业公司,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口橡胶,销往全国各地。

1947年,陈伟南创办星洲贸易有限公司,主要经销大陆粮油食品,并将荷兰风车牌生粉、粟粉的亚洲总代理权争取了下来,公司业务迅速扩大。

这一时期的陈伟南,不仅有了相当的生活阅历,而且经商方面已显出不凡天赋。

1949年,新中国成立,紧接着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经济制裁。陈伟南分析形势,认为同内地做贸易有利润,但风险很大。20世纪50年代初,陈伟南在澳门成立星华贸易有限公司,与香港的星洲配合,一同经销中国粮油、土产、副食品。

公司继续发展,陈伟南除了指挥日常业务外,密切关注外界方方面面的变化,寻求着新的发展契机。

20世纪60年代,香港政府为鼓励本港的饲养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饲养业发展的措施。

媒体一公开这些措施,陈伟南立即意识到机会来了。

饲养业必定离不开饲料业的配合,那么进军饲料行业将是有前景的。

陈伟南审时度势、抓住机会,于1964年创办屏山企业有限公司,并开办饲料加工厂,工贸并举。

屏山企业有限公司坐落在皇后街,也就是当初陈伟南初来香港时谋生的地方。坐在公司的写字间里,陈伟南总会想到早年自己风雨中在街边摆卖的情景,更加勉励自己要奋斗、要成功。

饲料加工厂开业了,陈伟南请来技术人员指导工人生产,自己也花大量的时间在工厂熟悉了解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

1981年,公司进一步扩大,陈伟南在新界置办屏山饲料厂,引进世界新技术、新设备,采用科学配方,使工厂生产实现自动化,每小时生产屏山牌优质饲料40吨。

20世纪80年代,国际权威杂志、美国《国际饲料》介绍,屏山企业有限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的饲料企业之一,陈伟南被誉为“饲料大王”。一时间,屏山牌饲料更是畅销东南亚。

实业报国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陈伟南率先回到内地,创办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饲料企业,用另一种方式回报祖国。

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商人对内地的开放采取谨慎观望态度。陈伟南却先人一步开始到广州考察市场,寻找合作机会。

毫无疑问,亚洲最大的农业市场在中国,将饲料企业办到内地自然是明智的选择。陈伟南最初的计划是将优质饲料产品销售到内地,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由于香港工厂的生产成本高、使得产品价格也高,而内地的购买力偏低,遂决定在内地办厂,将技术带进内地。

198411月,广州市畜牧总公司与香港屏山饲料厂正式在广州洽谈协作,由于双方长远目标一致,谈判进展顺利。广州市畜牧总公司拥有地利的优势,但缺乏建立现代化饲料企业的技术、人才,屏山饲料厂的优势恰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双方所获利益可以共享。

就在双方达成共识、草签了合作办饲料企业的意向书后,不久,国家经委制定了《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提出要采用先进工艺设备装备饲料工业,采用研制改造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加速国内饲料工业现代化。

1985年春,由广州市畜牧总公司和香港屏山饲料厂各投资人民币550万元,成立中港合资企业穗屏企业有限公司。工厂设在广州市北郊竹料镇飞来岭下,这是一间具有20世纪80年代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饲料厂,也是全国第一间合资饲料企业。

1986 6月,公司第一条生产线试产;19873月,第二条生产线投产;1989年,公司再投资兴办第二饲料厂和预混浓缩精料车间,引进具有80年代末世界先进水平的瑞士全电脑控制生产设备,使生产能力达到每小时生产全价颗粒饲料40吨、预混浓缩精料5吨。1992年,公司在从化兴建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的穗屏种鸡场,引进当今美国最先进的全封闭式全套种鸡生产设备、防疫设备和英国巴凯全电脑自动化孵化设备,独家引进了世界上最大家禽分割公司美国泰臣食品国际的首选肉鸡种——科宝(cobb)500肉鸡品种,每年可向社会提供1600万羽苗鸡。1994年,公司又与美国“科宝”公司签约,合资兴办祖代种鸡场,每年可提供科宝祖代种鸡60万套。

1992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全国饲料产品7项金奖中,穗屏生产的产品占了3项。

穗屏还将发展方向拓展到全国,先后在河南、湖南、四川、江西建立了合资企业,并与江苏、上海、天津、长春、福建等地建立合作企业。

捐资兴学

陈伟南花了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实业,在香港的激烈竞争中打出名堂,但他的桑梓情怀并没被掩盖。

1984年深秋时节,陈伟南回到阔别38载的沙溪故里,即到学校察看,与校长坐谈。看到校舍还是旧祠堂,办学条件差,便诚恳地对校长说:“我来建一座新学校可好?”校长当即说“好,好,太好了!谢谢,谢谢!”

后来,时任潮州市市长的郑睦鑫得知此事,便对陈伟南说:“怎么能这样!你刚回乡,就向你伸手。”

不等郑睦鑫说完,陈伟南赶紧解释说:“不,是我主动捐的。”

人逢喜事精神爽,话语也多起来了。陈伟南微笑着望着郑睦鑫继续说:

“我告诉你,我不是只回来这一回,我以后每年都会来,每年我回来最少办一件好事。我在香港赚一元钱,我俩就每人5角,好不好?”

1985 12月,沙二小学新校舍落成。该校占地8000平方米,建成校舍2500平方米,开辟了运动场,配置学生课桌椅及教学、办公设备,惠赠师生校服,举凡教学所需,一一为之充实,使学校可容600名学生就读。在沙二小学落成庆典上,陈伟南深情地说:“我年青时远离乡井,奋斗香江几十载。月是故乡明,山是故乡青……常思立人立国,教育乃万年根基,根深才能叶茂,而普及农村教育,尤为整个教育之基础。振兴教育,才能振兴中华。”这字字珠玑的话语,充分表达了他的远见卓识和爱国爱乡之心声。

1992年初,陈伟南决定在沙溪赠建一所完全中学。他同市、县、镇干部一起,经多次现场勘察选定校址。此后5年间,陈伟南先后亲临沙溪20多次,躬身参加建校与办学的实践,从规划设计、奠基施工,到办学规划、开好校董会、校园绿化美化、加强学校管理、充实师资队伍、抓好教育质量等方面,他都提出很多宝贵意见。

陈伟南尽心尽意为家乡兴学育才的义举,深深地感动了父老乡亲,为使他的美德永世留芳,沙溪镇干部建议给中学命名伟南中学。陈伟南婉言谢绝了,他根据学校所处位置,取名为宝山中学。他说:“我年青时读书在韩山,现在为家乡建一所中学称宝山;韩山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希望宝山也能栽桃育李竞芬芳。宝山与韩山相连,共同培养更多人才,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

陈伟南捐建的宝山中学,校园占地120多亩,建成校舍2万平方米,修建了标准化大运动场,配置教学设备、体育器材,截至目前捐资已达4000多万元。

陈伟南不仅心系沙溪故里,也情系韩师母校。198411月,陈伟南时隔40年后首次回潮汕,即专程到韩山师专,探望阔别48载的母校,思忆当年的学习生活情趣,对韩师充满无限眷恋之情,表示了帮助母校建设之美意。当年年底,他第二次到母校,即捐赠购书专款,学校购书后在图书馆设立“校友陈伟南先生赠书专橱”,供师生阅览。此后,陈伟南每抵潮汕,总要到母校,先后20多次莅校会晤学校领导,共商办好韩师大计,主动为母校办了一宗又一宗的好事。他捐巨资建教学大楼“伟南楼”,并重建校门。他主动赠建校史馆,设立“陈伟南奖学金”,带头捐资为韩师筹集教育基金,等等。韩师升格后,陈伟南又主动赞助经费,支持在母校举行饶宗颐学术研讨会。随后还两次赠款共150万元,作为学院教育基金和资助建设东区新校门,继续为建设母校尽心尽力。截至目前,陈伟南已经为母校韩师捐资800多万元。

除此之外,陈伟南还捐资支持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州农业专科学校等10所学校的建设。近年来,又捐资支持肇庆学院的建设。

文化情结

陈伟南青少年时在家乡学习和生活,植根于海滨邹鲁的沃土,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熏陶,韩文公的惠风和潮州的人文传统,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不是文化人,长年驰骋商场,但心中却有难解难分的文化情结,他崇尚文明,热心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潜光,对弘扬潮汕文化格外热情,大力襄助。

被誉为“国学大师、丹青巨擘”的饶宗颐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大学者。是陈伟南的挚友,原广东省长卢瑞华赞扬他们俩“互相呼应、声气相投、发扬幽潜、传承文明,堪称双星同辉,蔚为佳话”。陈伟南在庆祝饶宗颐教授85华诞暨从事学术活动66周年宴会上致辞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向来尊敬有文化的人,特别是像饶老这种有大智慧、大学问和大成就的人。大师难得,富人易求。在全世界,称得上富翁的潮汕人何止千百。但像饶老这种誉满海内外、在学术和艺术上堪称大师的人,却绝无仅有”。他接着说:“我之所以敬重饶老,不仅敬重他的为人,而且敬重他所坚持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饶老著作,可使人们了解乡邦文化的可贵,伦理道德的重要和中华文明的伟大。使人们更尊重文化、尊重历史、尊重伦理道德,从而令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正因为陈伟南对教授的这种高度认识,使得他对教授的各种活动都尽力参与,出钱出力。两人的情谊升华到弘扬中华文化的层面上。在《饶宗颐二十一世纪文集》首发式上,陈伟南深情地说:“能为饶公做点事,能为中华文化的发扬做点事,大家都引以为荣。”

1991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时,他欣然受聘为顾问,并主动提供活动经费。1993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传播基金会筹建时,他一次性捐资100万元作为基金。2003年,“研究中心”决定筹建国内首家以侨批为主题的侨批文物馆,他闻讯率先捐资50万元,作为发起人共同策划筹备潮汕侨批征集专项资金。2004年,首届侨批文化研讨会隆重举行,他未能莅会,便发去热情洋溢的贺函,明确表示:“本人当一如既往,决全力支持,使之壮大侨批文化研究队伍,发扬先人的爱国爱乡精神”。

陈伟南热心支持学术研究及其与教授基于弘扬中华文化的共识和友谊,也成为美谈,受到海内外人士的普遍赞扬。

两代同心

为了办好内地的合资企业,陈伟南决定召唤儿子陈幼南回港帮助料理。原来,陈幼南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再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后,在加拿大砚壳石油公司任研究员。当时,香港正刮起一阵移民风,有朋友疑惑不解地问陈伟南:“现在香港人找门路向外移居,你却叫儿子回来,什么道理?”陈伟南笑着说:“人各有志嘛!国家好了,我们好过,国家不好,去哪里都不好受。”对此,陈幼南也坦诚表达心声:“作为炎黄子孙,我应为祖国效力;作为企业家,我渴望在大陆这片具有发展潜力的土地上施展自己的才智;作为儿子,当父亲的事业需要的时候,我义不容辞。”陈氏父子这一席话,深情地抒发他们心系中华的赤子情怀。

1985 年秋天,风度翩翩的陈幼南毅然放弃了国外的好职位和优裕生活,携妻挈子,举家返港,担任屏山公司投资部经理,出任穗屏企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参与穗屏饲料厂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陈幼南学深识广,精干实干,谦逊待人,乃父之风随处可见,赢得穗屏员工的普遍称赞。他们异口同声夸奖陈伟南:“陈老板不仅出钱、出力、出技术,还出了人,真是奉献全到家。”

陈伟南的言传身教,使陈幼南在中华民族以及潮汕传统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他虽出洋留学,但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还是中国式的。他不仅协助父亲办好国内的合资企业,而且热情支持父亲捐资兴学和办各种公益事业,学习发扬父亲的爱国爱乡精神,先后赠款给家乡的文教卫生事业,赞助广州儿童活动中心的建设。1996年还捐资300万元,为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兴建“幼南博士楼”。该楼的建成,为畜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在该楼的落成庆典上,陈幼南热情洋溢地说:“兴建博士楼,是我对发展祖国农业科学事业的一点心意,也是家父陈伟南先生的愿望。造福乡梓,为农业现代化出力,是我们父子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为之付诸努力的行动。”这发自肺腑之言,表达了陈氏父子宽阔的爱国情怀。

陈伟南还带儿子参加社团活动,为社会、为乡亲服务。为了增强香港潮籍青年的爱国爱乡感情,发挥潮籍青年实业家的作用,陈伟南积极支持协助,香港潮州商会于 1991年成立青年委员会。陈幼南先后出任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等职务,1999年陈幼南领导青委会成功举办第一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2005年陈幼南当选香港潮州商会副会长。

在香港潮属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活动委员会中,陈氏父子分别担任副主席和宣传、公关部长,为潮籍乡亲参加这一中华民族百年盛事的欢庆活动,做了很多工作,忙得不亦乐乎,也感到无比兴奋和开心。他们爱国爱港的精神,受到乡亲们的交口称赞,真是:两代同心爱乡邦,白发青丝一片丹。

陈伟南,原名陈鸿志,字国宪,1919年生于广东潮安,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他在全国各地捐赠各类文化公益事业,项目逾百个,资金超过1亿元。“事业的成功在于努力,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为其座右铭。

主要职衔

屏山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星洲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广州穗屏企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主要公职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政协汕头市委员会名誉主席

潮汕三市政协香港委员联谊会会长

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主席

广州外商投资企业商会创会会长

饶宗颐学术馆之友联席主席

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

香港潮州会馆副主席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董

香港粟米饲料进口商会主席

香港潮商互助社永远名誉会长勋衔

香港特别行政区铜紫荆星章

广州市荣誉市民

汕头市荣誉市民

潮州市荣誉市民

泰皇御赐五级白象勋衔

2007-01-23

“文艺复兴”辩论

上个世纪中期,王晓明等掀起了“人文精神”的讨论,上大学的时候仍然余绪未消,颇恨未能躬逢其盛。10几年过去,从去年年底开始,《南方周末》发了刘军宁的《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当时感觉很突兀:中国什么时候不需要文艺复兴了? 为什么刚好在这个时候需要文艺复兴?之后就有崔卫平、秋风等人的讨论跟进。

说实在这些讨论并未有什么新奇之处,甚至有点老调重谈。在这里把相关讨论文章放在一起,随时增加更新,看看以后有什么新的启示。

刘军宁:《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

熊培云:《文艺复兴岂需良辰吉日?》

秋风: 《中国需要文艺复兴,还是别的运动?》

崔卫平:《我们的尊严在于拥有价值理想》

秋风:《道德重建、社会建设与个体尊严》

2007-01-22

平和可亲的朱小丹书记

昨天的《南方都市报》有这样一篇《平和可亲的朱小丹书记》的“记者观察”: 
昨天以前,并没有与朱小丹书记打过“交道”,只是对报纸上朱书记温文尔雅的笑容颇有印象。

大会开幕前,朱书记甫一走入会场,便用他招牌式的微笑与委员、工作人员以及现场的记者打招呼。几名“特邀”的老干部见到书记后,将他左右围住,一边走 一边亲切耳语。由于工作人员的阻挡,加上首次见面不知书记脾性,我未敢贸然“拦路”,只有眼红地看着老同志们与朱书记亲热的背影。

昨日下午5时30分,大会散会。看到朱书记由工作人员陪同走出会场时,我的大脑甚至闪过一秒钟的犹豫,“这样贸然‘冲’上去,不知道书记会怎样对我咧?”

书记没有加快脚步,还给了我一个亲切微笑。我忍不住暗自偷乐,赶紧贴身采访。当我把本报最近关于广州“中调”连续报道中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告诉他时,他 微笑着点了点头,开玩笑似地卖起了关子,“你要我回答你的问题,但我还不知道你是哪个报社的呢?”我向他出示记者证并自报家门,朱书记停下脚步,告诉我, “‘中调’遇到的具体问题肯定会有具体的措施。”

即使书记放慢脚步,初次采访的时间仍短得可怜,但我的内心是愉悦的,一个从业几年的记者,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会留下被生硬拒绝的心理创伤,但这一次,我有些意外地看到了如此平和可亲的目光。
见过肉麻的没见过这么肉麻的。小丹同志俺不了解(嗯,要是了解就好了),但只要是个正常人,从理论上讲,没有受得了这样恶心法的。

其实,从俺仅有的一次实践来看,小丹同志还是不错的:

曾经有一个机会,俺作为一个小喽啰在台下不起眼的角落听过小丹同志做的一个报告。说实在广州市的官员见过普通话好的没见过普通话这么好的。上网搜了一下,小丹同志浙江温州人,难怪。(森林老同志上海人,真奇怪,我为什么要提森林同志呢?他们长得像吗?)那天他的报告有一半是临时发挥,脱稿而谈,讲得还真不错,不愧是搞宣传出身的(据说他和现山西省长于幼军、现广东文化厅长曹纯亮、前《广州日报》社长黎元江并称“广东四大才子”)。感觉也比较务实,比如他说广州像星海音乐厅、艺术博物院这样的东西当然也要建,但当前更迫切的是要让“广州的文化成果让广大底层人民能够分享到”,毕竟农民们一般是不会去音乐厅或艺博院听音乐看画展的。这句话说到俺的心窝里去了,像俺这种农民除了集体组织的之外就从来没有自己主动去过类似的这些地方。他说广州有多少条村(这时台上台下无人应答,大概两分钟之后一张纸条递上去了,答案有了,同志们的办事效率真高啊),每条村给他们配一台电脑,一个投影仪,有事没事放些电影给他们看,这点钱广州完全出得起嘛。先不管放的是“同一首歌”还是“春晚联欢会”,单单“放”这个动作,俺认为还是值得肯定滴。

2007-01-18

无题

又收到饶宗颐的《固庵诗词》,现在手头上有四本他的书,除了这本还有《固庵文录》、《选堂序跋集》和《选堂书画集》,忙里偷闲随便翻翻倒也惬意,至少可资装逼或意淫。完全看懂那是不可能的,借助工具书能弄懂九成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看“锵锵三人行”,《我爱我家》里的园园(原名关凌)和郑渊洁一起做嘉宾,原来她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而且还是全国大学生反自杀组织的一个头头,而且准备嫁给郑渊洁的儿子,她叫郑渊洁做关公,就是关凌的公公。

2007-01-16

《选堂序跋集》

下班后本来打算到王府井买东西,走到门口的时候才发现会员卡还在LP处,5秒钟的踌躇之后,决定不花这无谓的钱;再经过5秒钟的徘徊后,决定取道购书中心,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遍寻不着的《选堂序跋集》。

几天之前在乔纳森的博客上看到他评论《选堂序跋集》这本书,说校勘有些问题。尽管如此,作为一个饶fan,我还是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产生了强烈的购买冲动。然而,接下来的事情让我大跌眼镜,这本中华书局0611月出版的书居然处处断货。先是当当,然后是卓越,再然后是淘宝,全部显示缺货。试着上购书中心和学而优的网站查询,结果也是阙如。

难道这也会成为畅销书?

“坑灰未冷东山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过去一期《南方都市报》“读书周刊”安迪在《漫谈读书十年记》说对他而言天下已没有非读不可之书。确实在理,不读书又不会死。尽管如此,心里还是有种“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辗转反侧”。

从购书中心顶楼的“红枫叶”一路向一楼搜索,就在我即将绝望而归的时候,在一楼古籍书架的最底层隐然插着两本《选堂序跋集》,打开一看才知道,原来这书印数不过3000,难怪会这么快濒临脱销。

潮州这地方太他妈牛逼了,它总能生长出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奇人,这让我不得不暂时忘记它的种种丑恶而想要丧心病狂地想赞美它。要说赚钱有多少人能赚得过李嘉诚,要说读书有多少人能读得过饶宗颐。

我上学的那所初中,学生单挑是周周有,群殴是月月有,拿刀拿棍群殴是年年有,当地人把我们的学校称作“武校”,“武术学校”的简称。就是这所浩然之气充盈天地的武术学校,校名是饶宗颐题的,校内多处建筑也有饶宗颐的题字。我现在不知廉耻地想,在这么出类拔萃的环境里我居然没有殴过人,也没有被人殴,很可能是饶老的文脉在我身上接续了的缘故,因为当时我已经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了。

我上学的高中依上而建,山顶上有一片碑林,碑林上全部刻着饶宗颐的字。后来我才渐渐知道,不仅在我们学校,在整个潮州,甚至在整个潮汕、整个中国的学林里,饶宗颐占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

有人有好为人师的习惯,我却自作多情地有引人为师的习惯。比如大学里的李新魁教授,尽管我入学的时候,他已经故去了,但当我听到他的传奇故事后,我私心里将他当成自己的老师。于是当我在书店里看到中华书局为他出的纪念文集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就好像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在这个集子里就有饶宗颐悼念先生的一曲《减字浣溪沙》,情真意切,令人动容:“君致力韵书,循览殆遍,极深研几,世共推服。余论梵书多篇,君深嘉许,反复讨论,力张吾军。尚有剩义欲求君,不意宿疾缠绵,兰摧玉折,如是之速也!屑涕为词,以纾余悲:欲接清言除梦归。素书犹是惜人非。梵天谁与定从违。 茂草无端销夏绿,深灯何处认宵辉。怀贤思旧一沾衣。”

曾经听谭步云老师说过,曾宪通老师当年求学于容庚商承祚二老的时候,忘了二老中的哪一位对老师说:其实你的老乡饶宗颐那么厉害,你可以跟他学就行了。在《李新魁教授纪念文集》里,有一张照片,是饶、李、曾三位于1983年在香港的合影。看到自己佩服的人也惺惺相惜,心里会有莫名的感动。

其实以饶宗颐的学问和修养,当今中国可以与之坐而论道的人寥寥无几。俺也只是看热闹而已。拾人牙慧地说几句,最著名的当属将他与钱钟书和季羡林并称,所谓“北钱南饶”或者“北季南饶”。季羡林曾经说饶宗颐的学问有八大类: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与金石学、书画艺术。想想都可怕,这八种学问谁懂得一种都可以在大学里当几次博导了,他居然全部通杀。老师曾经在闲谈里说:要是王国维活多几年,现在大学里的文科教授都要下岗了,因为学问都被王研究完了。其实饶宗颐一个人也可以顶得上好几所大学的人文学院了。据说余秋雨1999年夏天在中大演讲的时候说过:“只要香港有饶宗颐,就不能算文化沙漠。”这是老师众多胡说八道的话里比较靠谱的一句。

附《南方日报》记者吴真写的《饶宗颐:一个文化奇迹》

国学大师饶宗颐先是与钱钟书并称“北钱南饶”,钱去世以后,又与季羡林并称“北季南饶”。学术界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这位被钱钟书称为“旷世奇才”的潮籍学者,字选堂,号固庵,1917年生于潮州,后移居香港,游学于世界各地,其在敦煌学、甲骨文学的研究成果,被公认为填补海外汉学界的扛鼎之作,被誉为“当今汉学界导引先路的学者”。记者日前在广州采访了白发白眉、清癯的一代国学大师。

从潮州首富之家走出的国学大师与学术界爱将饶宗颐和季羡林并提为“北季南饶”不同的是,广东人喜欢将他与另一个大名鼎鼎的潮州老乡李嘉诚相提并论,说他俩代表了当今潮州人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最高成就。今天的李嘉诚是潮人首富,可是在87年前,饶宗颐出生时的饶家却是潮州首富。钟鸣鼎食之家很容易造就出玩物丧志的公子哥儿,饶宗颐却是个例外。由首富之家走出国学大师,饶宗颐本身成就了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奇迹。

记者:现在大家都说您是潮州人的骄傲,但是最近好像有研究说您祖上是客家人?

饶:最近他们实地考察后确定我的祖籍地是广东梅县松口铜琶村,我也觉得意外。以前说我的祖上住在现在大埔县的三河坝,这是梅县辖区,所以我从祖籍来说绝对是客家人。我的12世祖仕宝公开始到潮州城卖客家豆腐,之后慢慢地发展起来。到了我这一代,是饶氏19世。

记者:作为潮州首富的饶家当时是怎样的鼎盛?

饶:我的祖父有四兄弟,每个人都开了发行钱票的银庄。当时海外大量的侨汇和国内的军饷都是通过潮州饶家的银庄周转的,所以饶家有两三代都是潮州首富。饶家其实还是一个文化世家。

记者:“三代出一贵族”,这句话如果放在您身上,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饶家几代财富的积累使您这一代具备了成为精神贵族的可能?

饶:是有这样的原因。我父亲的“天啸楼”是粤东最大的藏书楼,这是一个小图书馆,我自己可以在那里一边读书,一边玩,不管懂不懂也就在那里逛。所以中国书的基本种类我老早就了解,对历史更是早就烂熟于胸。另外,家族文化空气的熏陶也很重要,我父亲交往的都是些当地的文化人,他们成立了诗社,常在我家后花园吟诗作对、切磋学问,这其中有后来中山大学著名教授詹安泰,他当时是金山中学的教师。

记者:像您那么早就开始进入做学问的状态,家族的钱庄经营怎么办?

饶:我的父亲在我16岁时辞世。我是长子,要管父亲的产业,又要完成父亲尚未完成的著作《潮州艺文志》,我只能在两件事中做一件做得好的,就是能够把他的学术延续下来,但是生意我就没办法管了,所以在我手上,家财慢慢地散了。

家学已经到了末路

1935年,18岁的饶宗颐完成了父亲饶锷未完成的著作《潮州艺文志》,自此,他便从“天啸楼”的天地中来到宅外的世界,20岁出头就被聘为中山大学的研究员。那时,中山大学因为日军南侵,已经迁到云南。赴滇途中,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在香港,这使他有机会结识了后来对他影响深远的学者王云五和叶恭绰,从而正式步入国学研究的大门。战乱让他失去了“天啸楼”的藏书,却因此在香港遇到了大力资助他的儒商方继仁。饶宗颐从1952年到1968年在香港大学中文系任教,又遇到了开风气之先的系主任林仰山。饶公不仅学富五车,还精通琴、书、画,不仅精通中英今古文,也精通甲骨文、象形文、梵文、希伯莱文、波斯文等,被称为 “国学”领域最后一位“集大成”者。

记者:过去中国人做学问很讲究“家学渊源”,您从家学里面得到过什么?

饶:我的学术发展是因为我有家庭教育,可以说是家学。我有四个基础是直接来自家学的:一是诗文基础,我是跟父亲、跟家里的老师学习的。家里从小就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散文;第二个是佛学基础;三是目录学基础;四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在无拘无束的学习环境下,我从小就养成了独特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对我以后做各方面的学问研究很有帮助。

记者: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没有家学,就没有您今天这样渊博的学问?

饶:是的,我15岁以前已经培养了这四个基础,以我的经验,家学是学问的方便法门,因为做学问,“开窍”很重要,如果有家学的话,由长辈引入门可以少走弯路。 “家学渊源”意味着家里有许多藏书,有世代相传的学问,这其实是一个人的学问系统,如果可以在长辈已有的学问系统上加以扩张和提升,国学功底会更扎实。

记者:您本人是不是私塾教育的成功例子?

饶:其实我不像有些文章说的那样“连小学也没上过,完全是无师自通”。我上过正规的初中,代数和英文对我以后治学都很有好处,而且我学每样东西都有老师的。要做到像王国维那一代人那样的学贯中西,旧学底子很重要,现代学校教育也不可缺少。

记者:前几年北京大学办了“文史哲综合试验班”,武汉大学在去年也以“培养国学大师”为目的办了“国学班”,您觉得像您这样的家学有可能在现代的教育方式中获得吗?

饶:文学是最难训练的。现在的中文系学生不能写古文、不能写古体诗,这样就跟古人隔了一层。不能创作,只有理论,他们借外国的理论硬装进去,自以为理解了的其实是误解。现在的学生写一本书没问题,让他写首古诗却不会写。中国传统文化都蕴藏在这些古代文体里面,不掌握它们,国学研究没办法突破。学校培养出来的都是同一模型,现在的家学已经到了末路,我觉得有家学基础的学生应该被作为特殊人才来培养。

记者:您被认为是最后一名集大成者,学问以外,古琴和书画造诣也非常深,我觉得这在现代学校的教育中很难实现。

饶:古人治学,琴棋书画都有很大关系,这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熏陶。我对书画的兴趣在很小时候就被父亲培养起来了。现在家庭教育的断层,很难使孩子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国学熏陶方面几近于零,很可惜。

记者:您作为最后一个集大成者,有没有人能够继承您这么多的学问?

饶:我的两个女儿都没有继承我的学问研究,这是我一直感到遗憾的。不过今天中国的学术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非常繁荣,真正做学问的人很多,我不担心学问会中断。但是像我这样做学问的人就不一定会有,因为那么“傻”地去钻研一些连很多专家看起来都觉得无聊的问题究竟干什么?又没有钱赚。

身体是搞学问的本钱

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但饶公做到了。在一些领域,他占据了开路人的地位。他第一个编著词学目录、楚辞书录,第一个研究《日书》,第一个研究敦煌白画及写卷书法,第一个将殷礼与甲骨文联系研究,第一个提出“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第一个提出把楚文化、吴越文化作为学科名,第一个讲中国艺术史上之墨竹石刻,第一个将《盘古图》的年代推到东汉……为了达到“专”,饶公不顾一切地“往里钻”。像梵学,为了品到“原汁原味”,他硬是从40多岁开始埋头学习梵文,一学几十年,直至可以朗朗而读。

学术只是饶公此生成就双璧中的一半,擅长书画和古琴艺术的饶宗颐在国际享有很高声誉,在1993年香港的国际拍卖会上,饶公的书法已是字逾千金,画值数十万元。

记者:您从5岁开始接触学问,到现在80多年,这过程中会觉得枯燥吗?

饶:我的求知欲太强了,这种求知欲征服了我整个人,吞没了我自己。我觉得搞学问是一种乐趣。我研究很多很多问题,我学会一种又一种文字……为了寻找一件事的根源,我一定要找到原来说的那句话,这其中的过程,要很有耐心,有些问题,我慢慢研究了十几年。

记者:有人曾经把您和清末大学者龚自珍和王国维相提并论。

饶:与他们二位比较,自不敢当,但我的好处是活得长命,龚自珍只活到49岁,王国维先生50岁,以他们50岁的成绩,和我87岁的成绩比较,是不够公平的;但龚自珍也的确“火气”大了一点,要不,可以更长命,成就更大。学问其实是积微之功,在于点滴之积累。人的生命如同蜡烛,烧得红红旺旺的,却很快熄灭,倒不如用青青的火苗更长久地燃烧来得经济。

记者:这么说身体是搞学问的本钱?

饶: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不好怎么行万里路?因为有了强壮的身体,为了研究一个问题,我可以跑到发源地去考察。1962年,我第一次跑去莫高窟,当时环境很艰苦,但是乐趣无穷,因为我亲自印证了我所知道的东西,而且受此启发,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

记者:您现在87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声音洪亮,有什么养生之道吗?

饶:我对自己的身体很珍重!珍重,就是做学问时,我完全投入,疲倦了,我会停止;吃东西,饱了就马上停止,自己克制自己。自14岁起,我学“因是子静坐法”,我早上会沐浴和静坐,然后散步,晚上9时必宽衣就寝。

记者:广州现在准备把“海上丝绸之路”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您是“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的首创者,您觉得广州在整条丝绸之路中占怎么样的位置?

饶:上世纪80年代我在广州南越王墓看到波斯银器,跟我在法国看到的一模一样,当时就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广州应该是这条路的起点和最早的中心,因为秦汉时期这里就有海关,是国家对外的口岸。

记者:现在争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还有泉州、宁波和广西合浦。

饶:广州人要爱惜自己在海上交通史上的地位。三国、六朝和唐代,关于广州地面的材料有无数之多。像南海神庙应该早点开发,西来初地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也应该明晰。泉州的阿拉伯文材料和摩尼教石刻让人一看就清楚。广州始终是整条丝绸之路最重要的港口,但是如果宣传和挖掘得不够,这个“起点”就会被人家拿走。记者手记

潮州世家饶家在当地有许多民间传说。如果不是饶宗颐这位享誉国际的国学大师,不再兴盛的饶家现在也许不会有人提起,一如中国各地曾经有过的巨富家族一样。

饶宗颐满足于“不食人间烟火”的状态,毫不寂寞。他的学问好像与世事没有关联,他的著作里也反映不了时代的背景,读他的诗文画作,更是古风尚在,俨然魏晋之人。其实这正是他的傲人之处,为志趣而做学问,是以为大学问也。饶公说,这可能也是世家的特点吧。

饶公也有学问不能作为家学传承下去的痛感,低调如他,慨然应允我们做这一次访谈,是想给大家留下一个文化世家的背影。

饶公的小女儿饶清芬女士现在全职帮父亲处理大小对外事务,是饶公的得力助手。采访间隙,陈家祠的潮汕游客争着跟他照相,一群人把他围在中间。饶宗颐规规矩矩地站着,满脸快乐的笑容。女儿饶清芬上前来帮他整理领带,他就仰脖享用。照毕,饶公就背手踱步,远离人群,自己一个人赏玩那些民间工艺品去了。

2007-01-15

考完试好读书

终于应付完期末考试,成绩好坏懒得去理,又可以随心所欲乱翻书。《南方都市报》几个人总结了10年来的读书经历,有空俺也东施效颦一下。

《十年断代:我的公共阅读》
《散漫读书十年记》
《十年磨刀:读书的困惑》
《从出书经历说起》
《十年读书小景》

2007-01-09

www.grainrain.com

看到google博客支持绑定域名,赶紧去新网注册了一个,就是标题那个 www.grainrain.com

不出意外的话,过几天www.lovenabokov.blogspot.com将会成为历史,这里的地址会变成标题的那个。

为什么叫grainrain(谷雨)呢?一定要找个理由的话,是因为这两个字组合起来的意境太美丽了,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

谷穗垂垂,将近收获季节;雨水淋漓,正好读书上网。

一春梦雨常飘瓦

一个老婆伴平生
一床新书未曾读
一台电脑好上网
一颗人心爱自由
一脑思想不时宜

2007-01-08

白烨自评与韩寒的网络大战

看到07年第1期《北京文学》目录里《2006年中国文坛大事记(上)》一文的作者是白烨、何鹏,心里好奇,想看看白烨会不会、会怎样评价他去年3月与韩寒的网络大战。打开一看果真有这一条目:韩寒激烈回应白烨批评,引发网络热战
白烨在他的新浪博客里发了《“80后”的现状与未来》一文,该文除了对“80后”作了“走上了市场,没有走上文坛”,“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学的‘票友’的写作”的概评外,还对韩寒作了如下的评断:“他的作品现在恐怕只有一种观念的意义,和文学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此文引起韩寒的强烈反感与反弹,遂于3月2日在他的博客里发了《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的批评,言辞激烈。评论家解玺璋、作家陆天明、电影导演陆川、音乐家高晓松等因看不下去,先后站出来批评韩寒,引起韩寒拥趸的网上围攻。白烨、高晓松等先后关了博客。此事引起人们对于网络争论和博客写作的道德规范的关注和思考。
不知道寒同学看了这样的评论会作何感想。

2007-01-05

《南都》的回忆

这些天忙着应付期末考试,班级的校友录上烽烟滚滚,不明白都已经考了20年的试了,还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坐立不安的?

抽空也看一下各种刊物的年终盘点,虽然干卿底事,但人总要凑点热闹,所谓两耳偶闻天下事,有时读点圣贤书。

《南方都市报》出了十年纪念特刊。至今,至少,我认为南方报业是中国最好的传媒,《南周》是中国最好的周报,《南都》是中国最好的日报。

大概是97、98年的时候,我还在读高中。晚上自修的时候,有些女生喜欢自带一些报纸,中间休息的时候可以拿来放松,常常一份报纸传遍全班。其中就有《南方都市报》,印象里这是一份刊载娱乐新闻的小报,无非明星隐私家长里短,看看也就算了。

99年刚入大学的时候,身上还残存着一个上进青年的习气,时不时会亦真亦假地往图书馆跑。图书馆二楼有个阅报栏,每天都有《南都》的“一日看百年”。那是一个除旧布新的年代,所有人所有媒体都在回顾旧千年展望新千年,仿佛时针只要摆过那一点,世界就会彻底地旧貌换新颜。于是每次到图书馆的时候,我总会在阅报栏前驻足,看看在就要过去的一百年里又有什么人事值得书写,什么情怀需要抒发。其实报纸写了些什么内容,至今我已然模糊。奇怪的是当时怎么没想到每天自己买下报纸作为收藏。当我后来回忆往事,想重温旧梦的时候,才发现这书已结集出版,不过要价228元。“一日看百年”幻化成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然后是《你嘴上有暴风雨的味道》,“五文弄墨”另类体育评论的集子。大四的一位师兄所赠,上面有他们五人的签名。奇怪且遗憾的是,这本书现在遍寻不着。后来我只能把对他们的热情转到《南方体育》。可惜去年他们在做完最后的挣扎后也终于寿终正寝。“五文弄墨”的前世今生,如今他们飘散四处。

02年的夏天,我到《南都》“黄金楼市”实习。当时还做着记者之梦的我,觉得单纯的房地产新闻实在学不了东西,一个月之后跑到新华社去,最终结果如您所料,落了个东不成西不就。《南都》的一个月里两件事我至今难忘:带我的记者(也是师姐)在看了我和WM同学的稿后说,我以为中文系扩招之后学生都不行了,现在感觉还可以。“黄金楼市”月入上万的编辑一天两包红山茶,当时烟龄尚短的我以为这是什么高级的香烟,回到学校的小卖部一问:一包4块。

2007-01-04

人可以好运到这个地步

去年11月18日参加了国家人力资源助理管理师的考试,这种考试分知识和技能两部分,也就是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单独算分,有一次补考的机会。由于事先实在没怎么复习,我已做好了主观题补考的准备。果不其然,拿到试卷的时候,主观题只有一道会做,于是胡写一通,好不容易挨到30分钟过去,灰溜溜交卷算数,头也不敢回地离开考场。

然而,然而,今天上网查询成绩的时候,居然两科都通过了,更神奇的是知识部分60分,技能部分竟然63分!

不是改卷的人写错成绩,就是我实在太他妈天才了!

人有时可以好运到这个地步!

今日购书

《花间十六声》 孟晖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太平风物》 李锐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兵以诈立——我读<孙子>》 李零 中华书局

《国史十六讲》 樊树志 中华书局

《天使与魔鬼》 (美)丹·布朗 著 朱振武 王巧俐 信艳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读库0605》 张立宪 主编 新星出版社

2007-01-03

我的06TOP10

1、和SSLP结婚
2、preferment
3、换工作部门
4、回学校读书
5、保持买书不读的好习惯
6、迷上网络成为google fans
7、学车未成
8、时断时续学英语
9、开始戒烟戒酒
10、亲历意大利世界杯夺冠

元旦三天

元旦第一天上午到单位加班。

其余时间和老婆在一起,看了《墨攻》、《空中蛇灾》、《夜宴》三部电影。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和JH、SB、PK、ZH到河源FT家,受到了厅局级的接待。例排地要发一声感叹:时光飞逝。

今晚把博客上的链接作了分类。要好好计划一下了:每天读什么书,上什么网,干什么活,最主要的是要应付好13日的课程考试。

冬天了!年底是回忆和思念的季节。

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007-01-01

新年的第一份礼物

在2007年1月1日0点的时候,我在睡梦中接到新年的第一份礼物,一个电话,一个通知今天一早加班的电话。

现在正在加班的状态中。

奉献一个黄集伟博客上的年度语文:

年度词组
★ 年度热烈:【恶搞】
★ 年度疯狂:【视频】
★ 年度光明:【乐活】
★ 年度普及:【相当】
★ 年度篡改:【搜浪】
★ 年度肉麻:【乙醚】
★ 年度狂欢:【馒头】
★ 年度民生:【交强险】
★ 年度创意:【二郎山】
★ 年度过火:【红楼梦】
★ 年度关注:【潜规则】
★ 年度发现:【装饰性】
★ 年度睿智:【饥民心态】
★ 年度感叹:【额滴神啊】
★ 年度合璧:【Good Gun】
★ 年度惊惧:【食品恐怖主义】

年度短语
★ 年度绝唱:【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 年度粗口:【我顶你个肺啊!】
★ 年度调笑:【我就是那个不添香只添乱的红袖!】
★ 年度撒娇:【有本事就让我爱上你!】
★ 年度情色:【时间就像乳沟,只要肯挤总是有的!】
★ 年度棒喝:【激动个屁啊,托儿所没毕业吧?】
★ 年度透彻:【韩寒自己的故事比他的小说好看!】
★ 年度嘻哈:【爱不仅用嘴说,还要用嘴做!】
★ 年度实诚:【我脱了,可我没裸!】
★ 年度无奈:【你被潜规则了吗?】
★ 年度怨怼:【全世界最恐怖的动物是前妻!】
★ 年度谄媚:【内事不决问老婆,外事不决问Google!】
★ 年度洞穿:【外表有多规矩,内心就有多不羁!】
★ 年度希望:【人生不只是屎!】
★ 年度美好:【把有限的长假投入到无限的相亲活动中去!】
★ 年度辛酸:【我没有政治家们的野心, 也没有商业家们的贪心, 我只想拿回我的月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