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19

沉重的时刻

里尔克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
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
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
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
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
望着我。

(冯至 译)

《南方都市报》和《新快报》将合并?

合并后叫《都市快报》。
这名字不好。

The Rise of Baidu (That’s Chinese for Google) - New York Times

The Rise of Baidu (That’s Chinese for Google) - New York Times

IN the summer of 1998 at a picnic in Silicon Valley, Eric Xu, a 34-year-old biochemist, introduced his shy, reserved friend Robin Li to John Wu, then the head of Yahoo’s search engine team.

Mr. Li, 30 at the time, was a frustrated staff engineer at Infoseek, an Internet search engine partly owned by Disney, a company whose fading commitment to Infoseek did not mesh with Mr. Li’s ongoing passion for search. Like Disney, Mr. Wu and Yahoo were also losing interest in the business prospects of search, and Yahoo — in a colossal corporate blunder — eventually outsourced all of its search functions to a little startup named Google.

Mr. Xu, who had called together some friends for a documentary he was making on Silicon Valley, thought the two search guys would hit it off. Mr. Wu says he exchanged greetings with Robin Li, but what most impressed him was that despite all of the pessimism surrounding search, Mr. Li remained undaunted.

“The people at Yahoo didn’t think search was all that important, and so neither did I,” says Mr. Wu, who is now the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at the Chinese Internet company Alibaba.com. “But Robin, he seemed very determined to stick with it. And you have to admire what he accomplished.”

Indeed. A year after the picnic, in 1999, Mr. Li founded his own search company in China, naming it Baidu (pronounced “by-DOO”). Today, Baidu has a market value of $3 billion and operates the fourth-most trafficked Web site in the world. And Baidu is doing what no other Internet company has been able to do: clobbering Google and Yahoo in its home market.

While Baidu continues to gain market share in China — and does so with a Web site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eavily censors and that gives priority to advertising rather than relevant search results — some analysts question whether Baidu can withstand competition from Google and Yahoo, which possess superior technology and global work forces.

But Baidu’s evolution, and Mr. Li’s journey as an entrepreneur, offer textbook examples of the payoffs and perils of doing business in China and suggest that Baidu may prove to be far more resilient than some analysts believe. China has a population of 1.3 billion, about 130 million of whom are Internet users, an online market second in size only to the American market. Because China is the world’s fastest-growing major economy, analysts consider it the next great Internet battleground, with Baidu uniquely positioned to prosper from that competition.

In exchange for letting censors oversee its Web site, Baidu has sealed its dominance with support fro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hich regularly blocks Google here and imposes strict rules and censorship on other foreign Internet companies.

In addition, analysts say, entrepreneurs in China have a knack for pummeling American Internet giants. “The globally dominant U.S. Internet companies have failed to take the No. 1 market share position in any category,” says Jason D. Brueschke, a Citigroup analyst, of the Chinese market. “And they came with more money and major brand names. And so there’s something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about this market.”

So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Mr. Brueschke believes, that Baidu will retain its hammerlock on the Chinese search industry. “The real battle in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is not about who’s No. 1, it’s about who’s going to be No. 2,” he says.

Google, of course, will have none of this, stressing the independence of its search results and the international reach it offers users. “People want information and they want global information,” says Kaifu Lee, the president of Google in China. “We can’t be bought.”

But Mr. Li says Baidu’s model is working supremely well and that the company has built a loyal base of users who value its search capabilities. “At the end of the day, if a user finds relevant information, they’ll come back,” he says.

ON its corporate Web site, Baidu says that it takes its name from a Song Dynasty poem written several centuries ago that “compares the search for a retreating beauty amid chaotic glamour with the search for one’s dream while confronted by life’s many obstacles.”

Mr. Li, born Li Yanhong in 1968 in what was then an impoverished city 200 miles southwest of Beijing, is familiar with life’s obstacles. The fourth of five children, he grew up during China’s brutal Cultural Revolution. Despite the oppression that surrounded him, he said he was always able to focus on stamp collecting, performing traditional opera and other interests — including, eventually, computers. He was bright enough to get into the country’s most prestigious school, Beijing University, where he majored in library science and dabbled in computer science.

The government infamously cracked down on pro-democracy demonstrations in Tiananmen Square in 1989 when Mr. Li was a sophomore, causing his college campus to be shut down. Mr. Li is mum on the events that followed, saying only that he was apolitical. But he does say that a year later he started thinking of studying abroad and that by the time he graduated in 1991 he was ready to leave his homeland.

“China was a depressing place,” he says. “I thought there was no hope.”

He applied to the top three graduate programs in computer science in America, but did not get into any of them (perhaps, he says, because China was considered an also-ran in technology). “I blindly sent out 20 applications,” he says. “SUNY Buffalo was the only program willing to give me a fellowship.”

He enrolled at Buffalo planning to earn a Ph.D. in computer science but grew disillusioned with academia. He completed his master’s degree in 1994 and then joined a New Jersey division of Dow Jones & Company, where he helped develop a software program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s online edition. During that time, he also became enamored of the technology boom taking shape in Silicon Valley. He spent much of his time trying to solve one of the Internet industry’s earliest problems: sorting information.

A breakthrough came in 1996, he says, when he developed a search mechanism he called “link analysis,” which involved ranking the popularity of a Web site based on how many other Web sites had linked to it.

“The moment I created this thing I was very excited,” he says. “I told my boss and pushed him. But he wasn’t very excited.” Soon after, he attended a computer conference in Silicon Valley and set up his own booth to demonstrate his search findings.

William I. Chang, then the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at Infoseek, met Mr. Li at the conference and recruited him to oversee search engine development.

“Robin is possibly the single most brilliant and focused person I know,” Mr. Chang says. “And his inventions, now widely adopted, are still the gold standards in Web search relevance.”

After Disney acquired the small fraction of Infoseek stock it did not already own in 1999, it shifted the company’s focus away from search and toward content, leading Mr. Li to form his own Internet company with Eric Xu, who had a Ph.D. in biochemistry and good contacts in Silicon Valley.

The partners raised $1.2 million from two Silicon Valley venture capital firms, Integrity Partners and Peninsula Capital, and with their seed money in hand flew to China and founded Baidu in a hotel room overlooking Beijing University’s campus. Nine months later, in September 2000, two other venture capital firms, Draper Fisher Jurvetson and IDG Technology Venture, pumped another $10 million into the startup.

So it was that on the eve of the Internet bubble burs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Baidu took off in China.

“When I came back I was prepared for a rough life,” Mr. Li says. “It turns out it wasn’t so bad.”

Baidu started out offering search services to other Chinese portals before developing its own stand-alone search engine. Some members of Baidu’s board of directors opposed the shift, saying it would turn customers into competitors. But Mr. Li said he sensed a shift in the market after watching the success of Overture, a company in Pasadena, Calif., that sold advertising space correlated with search results (which meant, for example, that ads for dental clinics might pop up next to search results for cavities).

“We were skeptical about search,” says Scott Walchek, a partner at Integrity Partners and a member of Baidu’s board. “But we weren’t as smart as Robin. Robin said he had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build a brand around search. And he was right.”

In September 2001, Baidu began its own site — Baidu.com — which looked almost exactly like Google’s no-frills home page. And even before Google did it, Baidu allowed advertisers to bid for ad space and then pay Baidu every time a customer clicked on an ad. Small and medium-size companies loved it, the site became deluged with traffic and Baidu turned a profit in 2004. By then, Mr. Li was pushing for a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nsisting it would be a huge branding event for a company that had come to be called “China’s Google.”

BAIDU went public on Aug. 5, 2005, at $27 a share. When trading ended that day, shares of Baidu closed at $122, up 354 percent, the biggest opening on Nasdaq since the dot-com peak in 2000. Suddenly, Baidu was a $4 billion company and Mr. Li held stock worth more than $900 million. But not everyone cheered. Many analysts said that by almost every measure Baidu’s stock was ridiculously over-valued. It eventually tumbled to as low as $44 before rebounding. On Friday, its shares closed up $3.03 in regular trading, to $87.75, giving the company a market capitalization of about $2.94 billion.

At the time of the I.P.O., some critics attacked Baidu’s zealousness for ad revenues. They noted, for example, that a Baidu search for the word “cancer” turned up ads for hospitals that paid for top spots in results rather than returning information on cancer itself. In comparison, Google and Yahoo more clearly separate ads from relevant search results by placing them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page.

The company’s revenue jumped 190 percen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is year, to $40.9 million; profit soared 550 percent, to $11.7 million. Baidu’s Web site is drawing millions of young people eager to download music files, create blogs or search for pictures of China’s “10 Most Beautiful Women.” While Baidu is growing fast, its revenue is still anemic compared with Google’s, which is expected to top $7 billion this year.

Analysts say Baidu is playing to a different audience than Western Internet companies because the Chinese are far more interested in entertainment than news, books or car rental rates. “The fact is 70 percent of China’s Internet users are under the age of 30,” says Richard Ji, an analyst with Morgan Stanley. “Most of them are single, only children. They’re looking for entertainment.”

That may explain why China’s dominant Internet companies are all entertainment focused, like Tencent (which hosts online communities and instant messaging) and Netease and Shanda (which are online gaming sites).

Yet no Internet company in China is growing as fast as Baidu, which had more than 50 percent of the pay-per-click market in the first half of year, up from a 37 percent share in the same period a year ago, according to Analysys, a research firm in Beijing. Google and Yahoo both lost ground, with each company holding 16 percent pay-per-click shares for the first six months of 2006.

Still, Baidu face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he company’s stock is in the stratosphere, putting pressure on management to deliver knockout growth every quarter. Google’s shares closed up $5.90 Friday in regular trading, to $409.88, meaning investors pay a hefty $60 for every $1 of profit in the stock, far more than other Internet companies. But Baidu investors pay a whopping $190 for every $1 of profit.

Baidu also faces legal challenges, including lawsuits claiming it violates copyright laws on music files. Baidu has been sued over the issue, but continues to provide links to sites that offer music files. The company says it does not believe it should be held responsible for simply offering linking to other sites. In a country rampant with claims of click fraud, a Beijing hospital recently claimed that Baidu orchestrated a scheme in which a Baidu affiliate kept clicking on the hospital’s ads to fatten the fees it had to pay Baidu. A Baidu spokeswoman says the company has not reviewed the case, but actively polices click fraud.

LOOMING on the horizon are Google and Yahoo. Google says it plans to spend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dollars to compete in China, and Yahoo has merged its operations here with Chinese Internet behemoth Alibaba.com.

“Google is fierce,” Morgan Stanley’s Mr. Ji says. “And Alibaba has the best sales force. Baidu could get hurt on the technical side.”

But the Chinese market is littered with the wreckage of American Internet companies that have failed to dominate here. In 2003, eBay bought the largest Chinese auction company — and then lost market share. In 2004, Amazon bought the largest Chinese online merchandiser — and then lost market share.

Now, the real fight begins. Google, which invested $5 million in Baidu just before its public offering last year, sold that stake for a hefty $60 million in June. And now, Google is building up a huge research team in Beijing, not far from Baidu’s headquarters. But analysts say it won’t be easy for Google.

“The American Internet giants are dominant in the U.S. and dominant in Europe,” Mr. Brueschke at Citigroup says. “And then they come to China and fail. And so what I want to know is: What is Google going to do differently?”

For his part, Robin Li seems undaunted.

“Our traffic keeps increasing,” he says confidently. “We’re now the No. 1 Web site in China.”

2006-09-18

审计署公布42部门去年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搜狐新闻

审计署公布42部门去年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搜狐新闻

还有干净的地方吗?

惊闻里克尔梅退出国家队

看天下足球说里克尔梅宣布退出国家队,原因是承受不了媒体关于他的是非的报道对他母亲造成的影响。28岁的年龄正是当打的时候,可惜了!据说马拉多纳支持他这样的决定。以后阿根廷只剩下梅西和克雷斯波会牵引我的目光。
一直喜欢与众不同的人,因为按部就班的人我天天都能在镜子里见到。就像马拉多纳、雷东多,至少也要卡撒诺,包括用头撞人之后的齐达内,尽管他冒犯的是我喜欢的意大利。
当然还有里克尔梅。
里克尔梅的典雅从容注定了他在激烈功利的现代足球里成为边缘异类的命运。功利足球并没有什么不对,典雅从容也一样迷人,美好的事物不能相容,这正是令人心碎的悲剧。
天下足球说他是孤独前行的古典大师。

北京人爱百度 上海人爱Google

来源:Google Show
谷歌(Google)在高端用户群中绝对领先。CNNIC调查报告把高端用户定义为年龄在25岁及以上,学历在大学本科及以上,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非学生用户。

一不小心,混迹于高端用户,哈哈

金陵晚报记者袁涛报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昨日发布了最新的2006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调查报告。2006年的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在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后,依然呈现出持续升温的局面。除了百度、谷歌(Google)、雅虎在市场上三足鼎立外,在功能和搜索内容上则显示出互补的态势。
百度霸占首选市场
CNNIC调查结果显示,在用户首选的搜索引擎中,百度首选市场份额继续攀升,达到了62.1%。谷歌(Google)的市场份额为25.3%,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8个百分点。谷歌(Google)虽在首选市场的竞争中失利,但我国同时使用两个及以上搜索引擎用户占总用户数的76.3%,在二选市场上谷歌(Google)以37.8%的市场份额拔得头筹。这表明大部分用户在使用搜索引擎时,单个搜索引擎无法满足其全部需要,谷歌(Google)是补充搜索时的第一选择。
雅虎用户忠诚度上升快
用户忠诚度是指半年前首选使用某搜索引擎的用户中,现在仍选择首选使用某搜索引擎的比率。CNNIC调查显示,雅虎成为用户忠诚度上升速度最快的搜索引擎,同去年同期相比,其忠诚度上升了15.6个百分点。
搜狐搜狗最“成熟”
此次CNNIC调查报告中一个比较有趣的结论是不同的人群钟情不同的搜索引擎。百度是最“年轻”的搜索引擎,其23岁以下的用户比例最大,占到了52.7%。相比之下,搜狐搜狗中23岁以下用户为19.7%,因而成为最“成熟”的搜索引擎。谷歌(Google)在高端用户群中绝对领先。CNNIC调查报告把高端用户定义为年龄在25岁及以上,学历在大学本科及以上,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非学生用户。数据显示,企业用户占谷歌(Google)总用户的48.5%,学生用户群所占比例几乎接近百度用户总数量的一半。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出北京人更爱百度,上海人更爱谷歌(Google)。
百度品牌知名度最高
品牌知名度是指用户对搜索引擎名称的知晓程度。在搜索引擎各品牌知名度中,百度以86.5%的优势名列第一,谷歌(Google)和雅虎分别以64%和38.5%位居第二、三,搜狐搜狗和新浪爱问则排名第四和第五。另外,Google的中文名字“谷歌”知名度为16.3%,当然这可能与“谷歌”这个中文名字推出的较晚有关。

2006-09-17

让人爽歪歪的罗马

罗马又赢球,在国米打平之后,目前以净胜球优势名列榜首。
志之以为祝贺!

秋日流水帐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摘自北岛译里尔克《秋日》
星期六参加了在职法律研究生课程班的开学典礼,回到这个生活了四年的校园,一切那么熟悉,又如此陌生。达明一派有《那个下午我在旧居烧信》,其实“下午”、“故居”、“烧信”我们常常可以换成另外的时间、地点和事件,那些致命的触动心灵的回忆!在学而优顺便买了连岳的《伸了》以及《万象》2006年8月号。

晚上和一班同学在学而优书店旁边的yes-no咖啡厅聚会,老魏在百忙中(^_^)出席大会。大家各自叙述一年来的情况和今后的打算。PK在厕所向老魏感叹大家的变化很大。其实我倒觉得没什么变化,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也是顺着个人本来固有的性格自然而然的演化。出乎意料的是huige拍脱并且入党了,对于后者他说他很后悔,不知关于拍脱他的感觉怎样呢?

星期天参加了人力资源助理管理师的培训,无聊,要不是看在免费的份上,我打死也不会去的。中途huige打来电话,询问我和狗熊昨晚说了什么。原来他也不能免俗,我以为只有我才这么八卦。同去的领导说没什么好听的,于是中途早退回来。

以后或者要开始一种没有周末的生活了!

2006-09-14

Google加入禁书周

9月12日,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主席Leslie Burgergoogleblog上说,google已经加入了25前由美国图书馆协会等机构发起的禁书周Banned Books Week
禁书周旨在张扬阅读自由的理念,时间定在每年9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今年的禁书周从9月23日到30日。读者可以在 google.com/bannedbooksGoogle Book Search 查找20世纪那些曾经被禁的伟大小说。
在ALA的网站上列出了20世纪最伟大的100部小说,其中有42部(黑体表示)是曾经被禁或者引起争论的,包括有《了不起的盖茨·比》、《麦田里的守望者》、《尤利西斯》、《1984》、《勇敢新世界》等等。
  1. The Great Gatsby, F. Scott Fitzgerald
  2. Catcher in the Rye, JD Salinger
  3. The Grapes of Wrath, John Steinbeck
  4. To Kill a Mockingbird, Harper Lee
  5. The Color Purple, Alice Walker
  6. Ulysses, James Joyce
  7. Beloved, Toni Morrison
  8. The Lord of the Flies, William Golding
  9. 1984, George Orwell
  10. The Sound and the Fury, William Faulkner
  11. Lolita, Vladmir Nabokov
  12. Of Mice and Men, John Steinbeck
  13. Charlotte's Web, EB White
  14.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James Joyce
  15. Catch-22, Joseph Heller
  16. Brave New World, Aldous Huxley
  17. Animal Farm, George Orwell
  18. The Sun Also Rises, Ernest Hemingway
  19. As I Lay Dying, William Faulkner
  20. A Farewell to Arms, Ernest Hemingway
  21. Heart of Darkness, Joseph Conrad
  22. Winnie-the-Pooh, AA Milne
  23.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Zora Neale Hurston
  24. Invisible Man, Ralph Ellison
  25. Song of Solomon, Toni Morrison
  26. Gone with the Wind, Margaret Mitchell
  27. Native Son, Richard Wright
  28.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Ken Kesey
  29. Slaughterhouse Five, Kurt Vonnegut
  30.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Ernest Hemingway
  31. On the Road, Jack Kerouac
  32.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Ernest Hemingway
  33. The Call of the Wild, Jack London
  34. To the Lighthouse, Virginia Woolf
  35. Portrait of a Lady, Henry James
  36. 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 James Baldwin
  37.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rp, John Irving
  38. All the King's Men, Robert Penn Warren
  39. A Room with a View , EM Forster
  40. The Lord of the Rings, JRR Tolkien
  41. Schindler's List, Thomas Keneally
  42. The Age of Innocence, Edith Wharton
  43. The Fountainhead, Ayn Rand
  44. Finnegans Wake, James Joyce
  45. The Jungle, Upton Sinclair
  46. Mrs. Dalloway, Virginia Woolf
  47.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 Frank L. Baum
  48. Lady Chatterley's Lover, DH Lawrence
  49. A Clockwork Orange, Anthony Burgess
  50. The Awakening, Kate Chopin
  51. My Antonia, Willa Cather
  52. Howard's End, EM Forster
  53. In Cold Blood, Truman Capote
  54. Franny and Zooey, JD Salinger
  55. Satanic Verses, Salman Rushdie
  56. Jazz, Toni Morrison
  57. Sophie's Choice, William Styron
  58. Absalom, Absalom!, William Faulkner
  59. Passage to India, EM Forster
  60. Ethan Frome, Edith Wharton
  61.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Flannery O'Connor
  62. Tender is the Night, F. Scott Fitzgerald
  63. Orlando, Virginia Woolf
  64. Sons and Lovers, DH Lawrence
  65. Bonfire of the Vanities, Thomas Wolfe
  66. Cat's Cradle, Kurt Vonnegut
  67. A Separate Peace, John Knowles
  68. Light in August, William Faulkner
  69. The Wings of the Dove, Henry James
  70. Things Fall Apart, Chinua Achebe
  71. Rebecca, Daphne du Maurier
  72. A Hithc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Douglas Adams
  73. Naked Lunch, William S. Burroughs
  74. Brideshead Revisited, Evelyn Waugh
  75. Women in Love, DH Lawrence
  76. Look Homeward, Angel, Thomas Wolfe
  77. In Our Time, Ernest Hemingway
  78. The Autobiography of Alice B. Toklas, Gertrude Stein
  79. The Maltese Falcon, Dashiell Hammett
  80. The Naked and the Dead, Norman Mailer
  81. The Wide Sargasso Sea, Jean Rhys
  82. White Noise, Don DeLillo
  83. O Pioneers!, Willa Cather
  84. Tropic of Cancer, Henry Miller
  85. The War of the Worlds, HG Wells
  86. Lord Jim, Joseph Conrad
  87. The Bostonians, Henry James
  88. An American Tragedy, Theodore Dreiser
  89. Death Comes for the Archbishop, Willa Cather
  90.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Kenneth Grahame
  91. This Side of Paradise, F. Scott Fitzgerald
  92. Atlas Shrugged, Ayn Rand
  93.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John Fowles
  94. Babbitt, Sinclair Lewis
  95. Kim, Rudyard Kipling
  96. The Beautiful and the Damned, F. Scott Fitzgerald
  97. Rabbit, Run, John Updike
  98.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EM Forster
  99. Main Street, Sinclair Lewis
  100. Midnight's Children , Salman Rushdie
另外ALA网站上面“美国图书馆协会道德法则"(Code of Ethics of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和“图书馆权利法案”(Library Bill of Rights)也是值得一看。

Google's China Problem (and China's Google Problem)

这是 Clive Thompson于今年4月23日发表于纽约时报的旧文,记得当时国内博客有人转载过,似乎还有人翻译成中文,我也复制了英文原文贴在自己的天涯博客上,当时自己也没有细看。今天突然心血来潮,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借助金山词霸把这篇长文看完了,的确获得很多以前不了解的信息。
强烈推荐!
原文在此:Google's China Problem

2006-09-13

Veni, Vidi, Wiki:一个关于维基的可以维基的地方

著名的科技网站wired new的记者ryan singel上个月写了一篇关于wiwi的文章,讨论如何使wiki这种模式更具用户友好性,以及wiki这种公开协作的模式是如何在其他软件和现实世界里生根立足的。文章写好之后编辑决定将其放到网上,让读者加入进来,用wiki的模式一起完成这篇关于wiki的文章。
现在这个叫作veni.vidi.wiki的地方已经蔚为大观,有讨论wiki模式会不会失败的,有认为wiki不仅仅只是wikipedia这种模式的,有说wiki并不孤单(比如还有wikitravel、wikihow之类的东西在),等等。可惜我英文太蹩脚了,很多东西都还看不懂。
不过这个地方的确值得推荐:veni.vidi.wiki

民主党派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

转台的时候,一不小心看到一群老人在开会。停下来看了一下,原来是民主党派人士在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 。
罗永浩说我国的民主党派存在的目的是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说他很奇怪既然这么支持我党的领导为什么不直接加入呢。
罗永浩举例说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感觉到《人民日报》和《新闻联播》说的基本不是人话。

冠军联赛开锣,罗马大胜对手

新赛季欧洲冠军联赛昨晚开锣, 作为罗马球迷,看到罗马4:0大胜顿涅茨克矿工,塔代伊、托蒂、德罗西、皮萨罗先后开斋,这是这几天为数不多的开心事之一。

可笑的是,国米居然0:1输给了里斯本竞技,看看他们那套阵容,那是之前玩CM的时候才敢想象的。作为罗马的主要竞争对手,我乐得在一旁幸灾乐祸。

唯一担心的是以罗马的球队厚度能否应付欧洲和国内联赛的双线作战。或者他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意甲联赛,欧联能赢多少算多少。

blogsome乱码?

昨晚在家里发现我blogsome的博客乱码了,心想可能是电脑或者网络一时的问题。今天来到单位发现问题依然存在。
是blogsome本身对中文支持有问题,还是有人又来搞鬼呢?
郁闷!

2006-09-12

英国卫报(Guardian):维基(wikipedia)不向中国网络检查制度屈服

原文出处:Guardian Unlimited

9月10日英国《卫报》报道:维基不向中国的网络检查制度屈服。维基从去年10月开始就被中国政府封锁了。包括Google、Microsoft和Yahoo在内的世界其他重要网络公司为了争取中国市场(?)先后屈服于中国政府,如大家所知道的Google在中国大陆变成了谷歌。

当然,维基坚持己见实际上对中国大陆的网民是一种遗憾和损失,毕竟如果不通过代理或者其他手段,他们是看不到上面本来可以看到的东西的。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互相妥协一点是不是对大家都有好处呢?或者维基不屑于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荣的中庸之道。

The founder of Wikipedia, the online encyclopaedia written by its users, has defie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y refusing to bow to censorship of politically sensitive entries.

Jimmy Wales, one of the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ime magazine, challenged other internet companies, including Google, to justify their claim that they could do more good than harm by co-operating with Beijing.

Wikipedia, a hugely popular reference tool in the West, has been banned from China since last October. Whereas Google, Microsoft and Yahoo went into the country accepting some restrictions on their online content, Wales believes it must be all or nothing for Wikipedia.

His stand comes as Irrepressible.info, a joint campaign by The Observer and Amnesty International for free speech on the web, continues with the support of more than 37,000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he campaign calls on governments to stop persecuting political bloggers and on IT companies to stop complying with these repressive regimes.

'We're really unclear why we would be [banned],' Wales told The Observer. 'We have internal rules about neutrality and deleting personal attacks and things like this. We're far from being a haven for dissidents or a protest site. So our view is that the block is in error and should be removed, but we shall see.'

Wales said censorship was ' antithetical to the philosophy of Wikipedia. We occupy a position in the culture that I wish Google would take up, which is that we stand for the freedom for information, and for us to compromise I think would send very much the wrong signal: that there's no one left on the planet who's willing to say "You know what? We're not going to give up."'

Wikipedia's entry on the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of 1989 includes the government's official claim that 200-300 died and the Chinese student associations and Chinese Red Cross's estimate of 2,000-3,000 deaths.

Wales said: 'I think it's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whether they're prepared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dvocating one set of figures or another versus simply reporting on what the controversy is. I can understand that they would be upset - although of course I still don't think they have any moral right to ban anything - if we were pushing one set of figures in contrast to their objections, but if we are reporting both, to me that's exactly what an encyclopaedia should do and they should be comfortable with that.'

Wales will meet senior Chinese officials in an attempt to persuade them to allow the website's 1.3 million articles to appear there uncensored.

'One of the points that I'm trying to push is that if there's a small town in China that has a wonderful local tradition, that won't make its way into Wikipedia because the people of China are not allowed to share their knowledge with the world. I think that's an ironic side-effect and something the people in the censorship department need to have a much bigger awareness of: you're not just preventing information about Falun Gong or whatever you're upset about getting into China, you're preventing the Chinese people speaking to the world.'

The Irrepressible.info website will allow visitors next week to access and distribute censored content.

The campaign

Since Amnesty International launched Irrepressible.info with The Observer on 28 May 2006:

· More than 37,000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have signed the pledge calling on all governments and companies to ensure the internet is a force for political freedom, not repression. They include Coldplay's Chris Martin, dotcom entrepreneur Martha Lane Fox, Bob Geldof and Archbishop Desmond Tutu.

· The House of Commons foreign affairs select committee has condemned Google, Microsoft and Yahoo's co-operation wit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s 'morally unacceptable'.

· Sergey Brin, co-founder of Google, has said that the company compromised its principles by accepting Chinese censorship. He said it was 'a set of rules that we weren't comfortable with.'

· Members of the US Congress have championed the Global Online Freedom Act in a bid to stop major internet companies co-operating with regimes that restrict free expression, including Belarus, China, Cuba, Ethiopia, Iran, Laos, North Korea, Tunisia and Vietnam.

2006-09-11

城市心脏的巨洞

这个城市心脏的巨洞,有人在上面看到了有利可图的商机,有人觉得那是恐怖的墓地。冲突不一的观点,使这片土地5年以来都没有得到多少的重建。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九一一”事件五周年


今天是“九一一”事件五周年,像我这种没心没肺的人,如果不是各大媒体纷纷旧事重提,我恐怕不会意识到今天与其他平常的日子会有什么不同。

五年前今天的晚上,我和一帮同学在学校宿舍后面的一块水泥地上,就着昏暗的灯光踢着街头足球,那是大学里几件美好回忆之一。

刚回到宿舍,就听到留守的同学大喊大叫:美国被炸了!美国被炸了!声音里面透着难以置信和莫名兴奋。于是赶紧打开电脑,常去的论坛上已经沸沸扬扬。第二天,校园里到处都是买报纸的人,口里喊着“惊天大新闻,美国被炸了”之类的口号。我买了一份,在第一节的课堂上就着肉松包和酸奶边听课边打发我的早餐。

当时作为一个痛恨“美帝”的“爱国主义者”,心里占据的是看客一般的幸灾乐祸:美国终于也有今天!后来我才知道,怀有我这种心理的中国人并不在少数。当然,这样的想法经过一班有见识的先生的教诲,我知道是不对。

话说回来,作为一个“政治一向不正确”的人,我至今只体认到对于别人的苦难不能有幸灾乐祸的心理。其他的关于美国政府与拉登之间的是是非非我实在不感兴趣,只知道他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为在事件中遇难的人们默哀!

2006-09-09

google发布blogger beta版

原文出处:googlesystem


Blogger finally gets an update and stops being neglected. Here are the new features of Blogger Beta, a new blogging platform:

Dynamic pages

"The biggest change of all is perhaps the least immediately visible, but it affects the entire underlying structure of Blog*Spot. What used to happen was that Blogger would create static HTML files on your Blog*Spot account every time you published, and those files would remain there unchanged until your next update. In the new version, adding a new post simply updates your information in our database. Then, when someone wants to see any of the pages on your blog, those pages are created for them dynamically, on the fly.

This makes the process of updating your blog much simpler and faster. You don't have to remember to republish anymore, or decide whether to do a republish index only or republish all. The instant you save a new post, template design, or settings change, your blog is updated. No more waiting for the publishing indicator to creep its way up to 100%."

Access control

You can make your blog private so you'll be the only one to read or you can let only certain people view it. Just enter their email addresses in the settings. This is useful if you create a blog for your friends or family.


Labels

Organize the posts with labels (categories), so it's easier to read related posts.

Layouts

You don't have to deal with HTML and CSS when you edit your template. Using the new layouts feature, you can drag-and-drop to move parts of your page around, and choose new fonts and colors with just a few mouse clicks. When you change colors and fonts, you'll see a preview of the blog in real-time, so it's easier to decide what's the best choice.


More feeds

"In addition to the usual feed of your blog posts, you can have a feed for all the comments on your blog, and even individual feeds for all the comments on each separate post. Your visitors can use these feeds to find out if someone responds to their comments, or to follow discussions on your blog. The default format of the feeds will be upgraded from Atom 0.3 to Atom 1.0. Also, for you die-hard RSS fans out there, you'll be able to optionally get all feeds in RSS 2.0 format instead of Atom."

Cleaner dashboard

The dashboard looks better and it has more links to useful places like the template or your blog. Blogger also changed the "Edit Posts" page and has removed some of the icons.


Migration to Google Accounts

Blogger moves to Google Accounts, so your account will be more secure and you don't have to remember extra credentials. You'll be able to migrate your Blogger account soon, or you can create a new blog from your Google Account.


The new Blogger version will be available as invitation-only for the moment. "The Blogger in beta program is going to start out small, so only a low percentage of people who log in to Blogger will see the option to switch over. If you're one of them, you'll see a blue box in the sidebar of your dashboard highlighting the new Blogger in beta."

If you want to test the new Blogger by creating a new blog you can do that at beta.blogger.com. Here's a test blog created with the new platform and a tour that shows the new features.

I must say it's much faster to publish posts and upload pictures. Blogger also looks much better and it's more responsive. Although the advantages of the dynamic pages are obvious, it will be interesting to see if they will handle the traffic the same as the static pages. There's one area where I don't see improvements: the comment form is still on a separate page. All in all, the much expected Blogger update is one of the biggest Google news of the year.

2006-09-08

在中国一切都这么难

今日白露。
所谓“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无须是峨冠博带的官宦,我们都是精神上的游人。春温秋肃,在物候的轮回中,我常常为一些熟悉的声音熟悉的景物所击中,那些似曾相识的从前,让人体味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落英缤纷,侯鸟倦归,我们无可奈何。
一个念头在心里埋藏经年:我希望在季节的轮换中,依节气的不同阅读相应的文字。比如惊蛰,比如谷雨,比如白露,比如霜降……这些汉字诗意盎然,这些汉字触目惊心。
因为我们终究是自然的儿子,当天空与大地容颜变换的时候,我们能不情动于衷而“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人们正在直奔天堂,人们正在直奔地狱。”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序言里这么说。
近两百年过去,这些话仍然适用于今天的时代,或者要加上一句:这是速成的时代,这是速朽的时代。我常常想不明白的是,我要追求的是什么?
人在极端忙乱,或者极端无聊的时候会干什么?我在这些时候疯狂地注册博客。近一个月来,我注册了几十个国内外的主要博客网站。这是一个全新的天地,包括google,我突然明白,世界原来是这样的,生活原来可以这样过。
但这个广阔的世界,这种自由的生活,在我们这里并不能完全地存在。
有个人的博客描述说:在中国一切都这么难。

Google八岁生日快乐

不知不觉中Goolge已经八岁了,我是在大学一年级(1999年)的时候在《南方周末》上看到一篇文章提到一个叫“狗狗”的网站,说可以想搜什么就是什 么。可想而知,这对于当时触网不久的我来说是多么具有吸引力的一件事。从那开始,Google就在身边的人,在网络里,在整个世界中,在Googler的 日常生活里,如影随形。
我是在GSeeker那看到这个消息的,他说:
“1998年9月7日(美国时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学生Sergey Brin和Larry Page成立了Google公司,而第一个总部就是在现任Google产品管理副总裁Susan Wojcicki家的车库里。  
”8年过去了,Google改变了整个互联网的面貌,同时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Google,我们不会有这么强大的搜索引擎,当然也不会有 Gmail、Google Maps/Earth等一系列优秀的免费产品,也不会有"幻灭的麦克风"及"G速客"及广大的Google Fans。
“和去年一样,Google似乎不喜欢庆祝自己的"车库生日",首页上连个纪念logo都没有。”

网络时代的麦哲伦——博客现象分析

原文出处:《文化研究》第五期
原文作者:罗皓菱

本文只应用了原文的主体部分和注释参考文献部分。用如此正规的论文形式来讨论博客,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的,觉得有点“反讽”,不过文章还是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和严肃的讨论。

1 博客简述

1.1 什么是博客?
博客的英文名词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时对应于“Blogger),又一个典型的网络新事物,你查阅最新的英文词典也不可能查到。该词来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倡导思想的交流和共享。
《网络翻译家》(http://www.cybertranslator.idv.tw/)的解释是:“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市场术语》(http://www.marketingterms.com/dictionary/blog/)的解释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博客是新生事情,100个人眼中有100种不同的定义,但是,基本的内涵都是一致的。
孙坚华这么界定:“比较完整的博客概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其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二是以日记体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的联系。”
“事实上,很难给博客下定义,博客本身处在一个成长的过程中。通常它不过是一个个人利用相当便捷的免费维护软件运作的个人网站,网站中包含许多其它网站的链接及其他网站报道的链接,当然,对这些网站及报道富有个性的机智、幽默,有时难免无聊、无赖的简短评注是博客不可或缺的内容。”

1.2 关于博客的形象化表达
“我们把这样一群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们,称之为博客(Blogger)。他们的出现,使我们在互联网世界,第一次有了知识积累和文化指向。使人类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过渡为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 "博客"不是博士,但他们是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者。他们的渊博不是体现在封闭的内涵,而是体现在他们奉献的外延。如同当年麦哲伦的航海日志一样,博客们将工作、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博客日志(Blog或Weblog),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并发布,萃取并联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更多的知识工作者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
——《博客宣言》方兴东
《华尔街日报》记者佩姬•努南 (Peggy Noonan)这样解释: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
硅谷最著名的IT博客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曾提出非常具有震撼力的新概念: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ld media),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 (new media)或者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 (we media)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
戴维•温伯格是著名的网络思想家,他认为:博客是个人声音在新的公共空间的持久记录。

1.3 博客的“演变”

1.3.1 博客在美国
在网络上发展blog的构想开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博客已经从边缘逐步进入主流。
1998年1月18日,美国人马特•德拉杰发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助理莱温斯基发生性丑闻。一时德拉杰网站的访问量由900人次激增到12300人次。对于马特•德拉杰,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机构之一法新社,将他列为 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之一”,与CNN创始人泰德•特纳、电视发明人约翰•拜尔、无线通讯之父马可尼等名人并肩。而他所有的武器,仅仅是一个他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 “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
对“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纽约时报》,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个著名记者手中,而是在诸多博客当中;2002年,美国参议院的多数党领袖洛特发表的一些言论,几乎被所有大型新闻媒体所忽略,但是,却被博客们注意、追逐和传播,使其突然成为全美新闻记者关注的目标,甚至最终导致其辞职,成为博客在新闻媒体方面又一次辉煌的战绩。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互联网上最神秘的人当数博客萨利姆•帕克斯,从2002年9月开始,他一直撰写并张贴有关巴格达局势的文章,据传他的工作地点就在巴格达。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登录因特网搜索他的网络日志,因为那儿记载着战火之下、围城之中的巴格达的最真实的生活,从西红柿价格到炸弹的威力。他从巴格达向世界发送的报道,比CNN、半岛的报道更加鲜活有力,吸引各大媒体竞相引用。在今年3月底他张贴了最后一篇日记后就不再有任何音讯。各大媒体发布专稿,人们也纷纷猜测他已经罹难或是无法上网,一则报道的标题最为贴切:“博客陷入沉默,世界屏住呼吸。”另外一个战争博客克里斯托弗•阿布瑞顿在土耳其将自己 back-to-iraq.com网站装入一辆汽车,来为自己报导伊拉克战争。
在网上稍事检索,我们可以发现欧美几乎每一家英文主流媒体都在追捧博客。
2002年5月,《新闻周刊》的特稿标题耸人听闻:《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在经历了网络的自由落体运动之后,仍然有许多人无法改变喜欢为传统媒体算命的习惯。CNN对博客也关怀备至,2002年5月9日,CNN的报道标题是《博客让网络日记更上台阶》,5月14日CNN的另一个专题报道名为《博客观察:与博客对话》。与CNN齐名的默多克的福克斯新闻网4月16日则以《博客的销魂时刻(BIG TIME)》作了报道。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微软联办的MSNBC 2002年4月15日发表了一篇专稿《博客趋向商业化》,很快,MSNBC自己也成了博客新闻的主角。《作家新闻》2002年6月21日的报道标题是《MSNBC发布每日博客专栏》。与此同时,英国卫报别出心裁地推出了英国十佳博客评比。而 Business 2.0杂志2002 年第5期则组织了一次讨论:“博客是网络的下一个杀手应用吗?”
2002年2月的《新闻周刊》称:“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 50万到100万之众,每 40 秒钟,都有一名新的博客加盟进来。”
9月,《财富》杂志一年一度“最酷公司”评选,第一名就是Pyra公司,文章开头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比迅速兴起的‘博客’—— 一种即时更新的在线日记更具有杀伤力了。”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没有落伍,美国犹他州政府的信息主管要求州政府的 2000 名IT职员和18000名其他政府雇员,都使用博客方式作为政府内部交流、沟通和知识管理的工具。
而有关“博客”的最重大事件发生在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2 月 15 日晚上7:41,硅谷最著名的 IT专栏作家 ,也是最著名的IT 博客之一 Dan Gillmor在他的个人博客网站率先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google 购并了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 blogger 的母公司Pyra实验室,它标志着博客的商业化运用树起了新的里程碑。

1.3.2 博客在中国
在国内2001年11月20日,美国新闻传播学教授Dan Gillmor先生应邀参加了“清华阳光传媒论坛”,演讲主题是“9.11后世界新闻传媒的走向”,在他的演讲中特别提到了“网络日记”,并且向大家显示了他自己的网络日记。这使中国人第一次知道“网络日记”这个概念。
在中国,与所有的网络革命一样,继续保持着一定的“滞后度”。但是一向对网络发展保持最密切关注的“数字论坛”,已经开始觉察,并予以极大的关注,并义不容辞地充当“博客思想”在中国推广和倡导的先锋。“博客中国”网站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
从2002年8月全面引入“博客”概念,到“博客中国”开通,展开应用实践。
2003年8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介绍博客发展的书籍《博客(Blog)——e时代盗火者》。
到2003年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博客(blog)技术研究”顺利通过。
但是谈到博客在中国的崛起不可不谈木子美。
虽然在中国博客在2002年创办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一些民间写手频频发言,对新浪、搜狐、网易等几大门户网站某些频道中的“有色信息”提出严厉批评;而微软公司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指责,称其在中国打击盗版的行动有问题。这些在传统媒体上难得一见的犀利言辞,不管是否正确,都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眼球。制造这些言论的正是自诩为博客的人。而“博客中国”曾遭黑客持续攻击,有人猜测,博客中国发起的反对网络色情的专题揭露了一些站点的非法利益,也可能激发一些人产生报复心理。攻击发生之后,个别论坛出现了一些幸灾乐祸的讨论。但具有讽刺性的是,方兴东的“摇旗呐喊”比起“木子美”和“竹影青瞳”事件却是显得那样微弱,“博客中国”在批评“有色信息”的同时,自己也搭上了这趟顺风车驶进了公众的视野。很多人认识“博客中国”是从木子美开始的。以至于访问和要求注册的人数激增,现在在博客中国注册申请还需要人工审查制度。
方兴东自己也说:“是木子美让“博客”概念走向大众,木子美对博客概念的普及功不可没。这一点毫无疑问。所以木子美的大名在中国博客的发展历史上必然是一个留下重要墨迹的名字,她躲也躲不掉,你拦也拦不住的。”
在几乎无法登录的情况下,博客中国11日的访问人次达到了11万人次之多,几乎比平时上升了一个数量级(此前日访问量最高为1.9万人次)。PV也在37万以上,是平时的4倍左右。如果网站正常,那么这些数据将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1.3.3 差异背后的原因
“博客”在中国就是以这种方式走向了大众,实在是出乎意外,也显得情理之中。
其实博客创办以来也就出现了一个木子美,或者类似的一种极度个人化的写作。我们在各类博客网站中看到绝大部分的内容还是以“思想共享”为主要特征。虽然此类写作在总体内容上不占优势,可以说在美国和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从点击率和最热门文章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个差异就很明显了。在博客中国的网站上的最热门文章的前20名中,就有12篇跟“性”与“木子美”相关。虽然中国博客和美国博客本身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是从凸显的文章却是体现了社会环境和价值的巨大差异,同时我们在三大每户网站推波助澜的整个“价值放大”的过程中看到了中美双方新闻体制和价值的差异。
首先,博客这种形式本身作为一种科技手段,它带给社会的影响也是一柄“双刃剑”。
在彰显网络文化的本质的建设性的同时,也因为它的极度“自由”,因为人类自身的不完美,网络博客放大了这种不完美。
博客的诞生再一次印证了黑格尔和马克思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著作,1994年,当一个叫做贾斯丁•霍尔(Justin Hall)的人透过网络发布他的“网上日记”,把自己对吸毒、做爱的体验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他绝对没有想到这个臭名昭著的行为在吸引不少眼球的同时,有可能催生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
我们知道,最多大众关注的事件,不是性就是暴力。电影是暴力最大的媒体,从“少林寺”开始就是暴力的开始。性和暴力是和平时期被群众关注的二个新闻热点,群众追逐热点“性和暴力”乐此不疲。而我认为这二者都是为满足人类的窥探癖而存在的。因为人类自身不完美。网络博客放大了这种不完美。
所以不论是在中国社会还是在美国社会,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的。下面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中国社会对“木子美”事件产生如此之大的反应。
“在性方面美国人要比中国人开放许多,我想这一点很多人都会同意。对于社会没有压力的事情也就没有了对其进行突破的动力,所以最近美国也出了一个木子美,不过只成为社会的一条花絮。不像我们这里,网站当成炒作的商机、卫道人士声嘶力竭的进行声讨。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对性的认识存在一种扭曲,我想这是不能够否认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里像我们这里这样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强调要“存天理灭人欲”,但是据茅盾先生说,在古代,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写的淫秽作品有我们多。上半截反对下半截,这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文化景观。所以,对于木子美和竹影青瞳来说,表达自己,也就确立了对传统社会规制一种反叛的姿态。”
——郭震旦《从木子美和竹影青瞳透视博客的社会学意义》
除了郭先生提到的中外性观念的差异,我觉得这还跟新闻体制和新闻价值的不同相关。我们看到在中国博客的发展还是非常有限的,博客的受众也是非常有限的,博客的声音要通过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媒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木子美”事件也是倚仗“三大门户网站”的推波助澜才产生了“共振效应”。所以在博客在还没有取得与大众传媒同样的话语空间的时候,大众传媒仍然发挥着“议程设置”的功能,传统媒体的“新闻价值”和新闻体制影响到博客的信息释放。美国博客和中国博客实质上没有区别,美国博客也有“木子美”,但是在美国,性算不上新闻,而只有当性和政治结合的时候才是新闻,比如“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实习生的绯闻案”,大众传媒也竞相跟进。在中国,传统媒体的新闻审查和管制与美国相比还是相对严格的,所以在博客的初创阶段,只有那些与传统媒体新闻价值相符合的信息才能被主流媒体跟进和放大,于是刚开始大众可能从主流媒体上了解到的关于博客的信息都是无关痛痒的,或者与性和暴力相关的,因为很多受众都是通过了大众传媒这样一个二级传播才能看到博客的信息,传统媒体按照它们的新闻价值过滤博客网站的内容。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中国博客是搭乘着“木子美”顺风车走入公众视野的。但是这种情况是一定会改变的,当“三大门户”网站在爆炒“木子美”事件的同时,也为博客在中国的推广做了一次免费推广。当博客进入主流,获得相当的话语权的时候,这种情况一定会改变。

2 博客“新”在何处

2.1博客与以往技术形式的差别

从理念上,早在中国出现“博客”一词之前,BBS上的在线日记、个人文集、讨论区等功能,足以让网民们建立起形式朴素的网上家园。搞点小创作、搜集感兴趣的资料和网络链接与他人共享,早就成为很多上网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博客被视为继电子邮件、BBS和ICQ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沟通工具。那么,博客日志这种民间发表方式,与BBS和个人主页又有何不同之处呢?由于博客网站的形式众多,未有一定之规,所以,要想清晰地勾勒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困难的,这里进行的只是初步的分析。

2.1.1 博客与BBS的区别
下图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百科全书Wikipedia对博客日志发布方式与传统网络社区BBS的比较:该图的制作者是一位英国博客Tom Coates,其中左图代表传统BBS网络社区的发表方式,右图代表博客网络社区的发表方式,图中体现出对两者差异的某种揭示:
首先,从BBS帖子和博客文本的样式比较看,博客文本的内容结构更复杂。BBS的帖子结构较为简单,通常是一篇原创信息或评论,后面跟上其他网友的相关发言。而博客文本则是博客就某一主题,将他自己的原创文章,或搜索和挑选的网上最新信息线索,扼要地整理汇集后放在网上,供有相关爱好和需求的网友共享。博客文本往往以链接的形式存在,“最少量的提示文字加配丰富链接的文本,可以说是更有代表性的博客样式”。博客文本是集原创文章、链接评价、链接、网友跟进文章于一体的,比起BBS那种口无遮拦、随心所欲、良莠不齐的情绪化发言来,博客制作的日志更加审慎、仔细和周详,其单个文本的丰富性、讨论脉络的清晰度、论题的拓展空间都超过了BBS的网友发言帖子。
其次,从帖子之间和文本之间的关系看,博客文本相对独立,排序方式也与BBS不同。BBS的帖子是按逆时间序列安排的,前后帖子的话题可能连续,也可能转换。有关同一主题的不同帖子,常常散落在不同的位置。因此BBS帖子存在这样的现象,大量的话题转换加剧了话题的衰变速度,对单个主题的讨论支离破碎,整合困难。而博客网站的不同文本,通常聚焦于不同主题,文本之间相对独立,每个文本本身就是一个主题的展开和深化。文本的放置有的是按逆时间顺序排列,有的则按重要性排列。拿中国的两个博客网站来看,“CNBlog.org”是逆时间顺序排列式,而“博客中国”则是主题排列式。
第三,从目的来看,BBS更侧重于发言、评论,而博客文本则追求共享性。网络BBS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大众传播时代意见表达渠道为少数集团垄断的局限,而赋予大众在互联网这个公共传播媒介上,平等发言的机会。而博客网站则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赋予个人的发布信息寻求共享的可能性,这其中包含着强烈的信息扩散欲望,有一定的读者针对性,这是与BBS不同的。

BBS BLOG
技术实现 简单 简单
版主管理 设立版主 无
管理成本 高 低
适用情况 讨论问题 个人展示
社区支持 站内短消息 弱
超链接 支持弱 高度提倡
文章质量 比较低 质量高(实名制型)
注册控制 弱 实名制
新闻的及时性 高 高
信息搜寻成本 高 低
发文技术难度 很低 很低
非主流信息发布 版主管理 容易
信息反馈 实时 慢
——《浅谈博客与BBS的区别》

2.1.2 博客与个人主页的区别
有研究者分析了网民从论坛发言,到做个人主页,再成为博客的转变过程,其中可见这三种个人意见发布方式的不同之处:“在公共论坛上张贴帖子,是网上“广播”发言的常用形式。但是,由于受到论坛主题和版主的管理限制,那些希望享受更多自由表达权并集中保存自己意见和发言内容的网络用户,就自然转向个人主页的解决方案。然而,有一利就有一弊。个人主页的难点在于,个人是否有足够的信息资源来长久维持其主页的魅力系数居高不下。从思索和解决这一难题入手,一些网络个人用户逐渐转向博客样式。”
博客网站是个人主页的集中化。个人网站由于其对网民的技术水准、资金条件、维护资源的高层次要求,而注定只能为少数人拥有,但是博客网站的低门槛,则使其具有很高的开放性。1999年,一家名为Pyra Labs的公司开发出一种名为Blogger的软件,使因特网用户可以制作网页,而不必用称为HTML的复杂的计算机编码。第二年,这家公司创办了存放博客作品的网站Blogspot.com,这种软件和网站都是免费的。这使博客进入快速普及期。“成为博客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没有任何新技术;不需要注册域名,不需要租用服务器空间,不需要FIP知识和许多软件工具;不需要许多网页制作知识。” 用户只需在网上免费或付费的博客网站上申请注册,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领地。
博客网站还具有个人主页所缺乏的公共性。既然博客网站的低进入成本特点,吸引了难以计数的博客参与,那么,它的读者号召力、内容包容度、网络点击率也就绝非“独门独院”的个人网站所能比拟。如果说,个人网站只是一对多的传播出口,其涉及的多是有关个人生活、事业和情感方面的私人话题、私人创作和私人资讯的化,那么,博客网站则是无数人对无数人的传播社区,这里既有个人爱好,也有公众趣味;既有私人观点,也有群体争论;博客的价值一方面体现为个性化,另一方面,这种个性化又要被多数人认可。所以,博客的成功,关键在于他对内容的品评是否独到、甄别是否合理、推荐是否恰当,有多大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博客是既体现自我,也考虑市场需要的。

3 博客的影响

要分析博客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仅仅是新一轮的概念炒作还是具有革命性的信息技术创新,我们必须回到整个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去寻找答案。应该说博客的出现是符合整个网络技术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的。
博客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从媒体传播角度考察,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自由发表的个人网络出版方式,对传统媒体工业的运作模式形成挑战。二是从知识管理角度考察,代表着个人知识过滤与积累和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为组织沟通和社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变革。

3.1全新的个人网络出版方式

3.1.1个体与公众
相比较BBS和个人主页来说,博客最大特点就是将个人主页的个体特征与BBS的分享和公共性的特征结合起来。首先网络日志是一种个人化的表达同时他又不具备隐私性,如果说BBS太强调公众性,而个人主页又太缺乏公共性,那么“博客”技术就是两者结合。在博客王国里,真正耐人寻味的也许是:一种最具个人化的内容,却有最具公众性的形式。
个体转变成公众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它首先需要一个实现的空间。这个空间被哈贝马斯称为“公共领域”。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在这种不受政府侵扰的自由空间,哈贝马斯强调,市民间以阅读为中介、以交流为中心的公共交往。在理想的民主政治下,国家在法律制约下只能承担公共领域的担保人角色,是保障自由的权力机关,而不能干预。在哈贝马斯看来,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基础是国家和社会的分离,它来自于社会再生产和政治权力的分离。在封建时代,国家就是社会,社会就是国家。只是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扩张,等级统治才真正被冲破,市民社会才有可能从底层生成,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也才逐步被建构。公共领域是由汇聚成公众的私人所组成的,他们把社会的需求传达给国家,但本身又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伴随着公共领域的发展,个体向公众的转变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大众传媒。也因此,哈贝马斯才一再强调传媒研究对分析公共领域结构转型的重要性,把传媒力量看作是一种新的影响范畴,认为它既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又统领了公共领域。③
被传媒力量尤其是大众传媒影响和控制的公共领域,既汇聚着无数的个体,同时又起到了组织社会的作用。哈贝马斯说:“大众性是一把尺子,政府用它来衡量对民众的非公众舆论的控制程度,衡量领导班子还必须另外争取多少可以转化为大众性的公共性。大众性不等于公共性;但是没有公共性,大众性也不能长久地维持下去。它所反映的情绪是临时制造出来的公共领域的一个依变量,尽管绝不仅仅依赖于它。”④实际上,大众传媒所谓的“大众性” 只是描述了一种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它并不能同时描述这种传播方式的公共性程度。因为当国家看到了公共领域在组织社会的重大作用时,它也试图通过对大众传媒的操控来实现对社会的控制,这就是哈贝马斯所说的国家社会化的意思。大众传媒预设了自己的受众群体,同时也就预设了被动接受信息的一方,构成一个大众传媒发布、受众接受的单向传输关系。《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后半部分,哈贝马斯重点分析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转型。从19世纪末开始,垄断资本主义导致的财富不均衡导致了对公共领域的不平等控制。参与经济利益分配的国家,逐渐控制了原本为公共服务的媒介,媒介的民主功能不断下降,诸多免费的公共服务机构转为私有开始收费,“社会的对话被管理起来”。由此,具有政治功能的媒介集团被意识形态所操纵,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趋向融合,从公私分明转向国家社会一体化。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中,公共领域的结构性框架遭到来自国家干预社会和社会依仗国家权势的双重过程的夹击而致瓦解。按照哈贝马斯的看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催生了当年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资本主义,又亲手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
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那里,受众的参与本身仍然是受到有力操控的。所有的大众传媒都在执行着自己的“守门人”职能,通过议程设置筛选公共辩论的主题和程序,选择适合该议程的嘉宾和现场观众。但是即使你走进演播大厅,有成为公众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也会在后期的剪辑中被无情地删掉。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成为公众的受众还是只能无奈地退回到私人领域之中。“媒介是一种公司所有物……你没有办法参与到媒介中。让媒介从幕后走出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区别公众与受众的不同。受众是被动的;而公众则富于参与性。我们需要一种从公众角度对媒介的定义。” ⑤
受众、大众与公众,这是三个互相关联却又显著区别的概念。个体要想成为真正的公众,而不仅仅是受众或者大众,取决于他对社会的参与究竟能实现到什么程度。
很多学者都在探讨如何通过媒体的管理体制的变革来实现“公众领域”的建构。在此问题上,西方自由主义学者和左派学者的观点针锋相对、截然不同。前者批判政治保护主义,倡导传媒的市场化,认为如果传媒由政府管理必然成为政府的奴役,只有市场化才能保持其自由和独立,才能防止政府对传媒的控制和干涉。在他们看来,真正市场化的传播系统才能最大程度上反映民意,给公民提供应有的知晓、表达权;相反,后者批判传媒的市场化,认为市场制造垄断,私人控制传播意味着对自由权利的妨害,传媒的市场化导致公共和私人领域的差别消灭。而政府通过相关政策可保护传媒不受垄断控制,当垄断产生威胁,甚至可以通过政策鼓励竞争、抑制垄断。时至今日,非此即彼的学术探讨已经显得意义寥寥。
这种实现并不仅仅取决于制度安排,也取决于媒体形式提供了怎样的可能。大众传媒所以能成为“守门人”,正是因为这些媒体本身“点对面”的传播方式给它提供了操控的条件。而网络所以能成为把个体构建为公众的力量,又表现在这种媒体具有其他大众传媒所没有的迅疾特性和离散特性。这种新媒体的媒介形式与其他大众传媒的根本不同,根据《连线》杂志给“新媒体”下的定义,它被表述为“由所有人面对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s for all, by all)⑥
在网络上,博客的诞生表面上是偶然的,实际上是必然的。博客的出现并不是那些先行的博客们天马行空的独创,他们的功绩只是探索并拓展了网络的潜在可能。从 “点到面”传播走向“面到面”传播,国家的社会化不再是一片坦途了,因为网络上不存在发布信息的唯一的“点”。而个体在其中所以能成为博客,又因为他有可能成为发布信息的“点”之一。博客只能在网络上生存,而不可能在报纸、广播和电视上生存,过去的大众传媒正是因为这样才把个体构建为受众的。在网络上,当无数的“点”组成整个的“面”之后,它才真正成了国家和社会分离之后出现的公共领域,而在那里,个体被构建为名符其实的公众。
哈贝马斯的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成书于60 年代。研究媒介文化的尼克•史蒂文森认为他交流理性的关注是印刷文化的产物,而不是电子文化的产物。⑦当然,哈贝马斯更不可能去研究网络甚至博客给公共领域带来的结构转型问题。在博客和真正意义上的公众之间,还有诸多问题值得思考。但是相比较于BBS构建的公共领域而言,博客的进步性是显而易见的。相对于 BBS中的众声喧哗,我们的博客更具理性精神和个体责任,因为他们在网络上凸现的个人荣誉,博客强调个人在网络上的独立性,博客继续发展的方向就是网络的社会化,每一个现实中的人都会在网络上构建一个网络虚拟身份形象,因为有这样一个荣誉和责任感,因为在网络世界中你也必须去赢得别的网民的信任和尊重,这个时候你就不会像在BBS中那么无序,而要在网络世界中构建你的公众形象。BBS也建构了一种公众,但是这种公众的集合是缺乏理性基础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很多非理性的新闻和社会混乱都是应为网络论坛的推波助澜。在网络论坛中总是看到过激的语言和情绪的宣泄,其实这些网民们并非就是这样想的,但是在一种 “隐性”化身份的情况下它更倾向于一种情绪的宣泄,网坛上“打台湾”的呼声不断,但是其实理性状态中市民比持这样一种看法。BBS建构的公众领域是非理性的,而博客却不一样。

3.1.2 身份政治学
身份尴尬来自于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明确分野。如今,虚拟身份的问题在网络上越来越变得不言自明了。网络确实正在建构着人的各种虚拟身份。然而,罗杰•菲德勒在写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一书中就指出:“在下个世纪,‘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线将消解,人际电脑媒介的先进形式将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⑧在博客王国里,尽管热衷于虚拟身份的还大有人在,但一些博客不再以此为满足了,不再畏惧公开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真实身份,并把它当作自己在网络上的博客身份。那些以博客身份来换取现实身份的情况,那些因为博客身份而改变了现实身份的情况,那些通过博客身份来提升现实身份影响力的情况,都在不断出现。
据一份《麻省理工博客(blog)应用状况调查结果》对美国情况的调查称:
55%的受调查者在网上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20%的人提供真名的变体(你如小名,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或者是别的,一般亲密的朋友可以识别出来)
36%的受调查者曾经因为发表的网络日志而遇到麻烦。
34%的受调查者知道别的博客们因此在家庭和朋友方面遇到麻烦。
12%的受调查者知道别的博客们因为发表的网络日志而遭遇法律和职业的困难。
总的来说博客总是遭遇朋友家庭和来自雇主的麻烦。
随着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归于消失,身份问题越来越变得复杂而饶有兴趣,成了理解个人媒体时代的一把钥匙。从事文化研究的马丁•阿尔布劳就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个人和社会的问题已经转换成了身份问题,而这种“身份政治学”使古老的阶级政治学黯然失色。⑨阶级当然是一种身份,在某些时候还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身份,并由它去决定个体生存的许多方面。阿尔布劳的“身份政治学” 只不过把身份的问题提升到更重要的地位,指出身份的多重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如何在全球化时代对生存起到更大的影响作用。
大部分人文学科都在共同使用一组概念—— 如国家、社会、民族、阶级、家庭、性别、个体等等,这些基本概念构成了人类世界不同的社会层面,同时也界定着人在社会中身份建构的情况。通过它们,人文学者用来划定研究的问题空间,揭示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这个概念框架里,公众的概念相比较而言既缺乏实质性,也缺乏重要性。也许在数字网络诞生之前,一个让个体实现其公众身份的公共领域并没有真正形成。只是在博客那里,伴随着个人媒体时代的来临,个体的公众身份才有了实现的可能。一旦意识到,这个时代的个人媒体是把信息和知识向全球发布的,它的意义就更不容低估。马丁•阿尔布劳指出:全球性身份的认同问题是伴随着全球传播而来的,“这种情况给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都带来了重大后果,尤其是给国家带来的后果更大——国家不得不认可它的公民们所持的那些互相竞争的、交叉性的忠诚,这些忠诚的相互竞争性和交叉性达到了甚至包括对别的国家的忠诚在内的程度。但是,它也同样给个人和有关个人与社会间的关系的理论概括带来了直接后果。”⑩当人们除了现实身份之外又有了博客身份,当博客身份在网络上体现出面向全球的特征,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越出了国家的疆域,那时候,有关全球一体化、国家控制、制度建设、文化发展,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情况和问题呢?

3.1.3 网络的社会化
网络社会化就是网络真正形成一个社会,而不仅仅是一种新媒体、新商务和新的交流方式。最大的特征就是个人成为互联网的主体,而现在,个人主要是消费者,未来个人是互联网真正的生产者;现在个人主要是互联网的用户,而未来个人成为互联网的主人。具体地说,未来每一个人,除了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外,在网络上也有一个自己的代表,在网络上能够体现你的个性、你的思想、你的各种信息,同时也可以随时与你沟通交流。每一个人成为互联网的一个“节点”。因此概括地讲,网络社会化的核心就是个人网络化。
那么,实现个人网络化的途径是什么?如今,博客(blog)的掀起开始昭示了发展方向。博客(blog)不仅仅是一个网络日记的技术工具,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它是互联网上赋予个人以力量的工具。博客就是网络社会化的“杀手级应用”,它让每个个人都可以成为互联网中自主的主体:呈现自己,表达自己并且与网络世界建立全面的交流沟通。
因此,未来的博客不是现在这样简单的网上简易出版系统。未来的博客将是集成各种网络应用的中心:包括电子邮件、即时短讯、博客应用、协同办公以及留言讨论等,而且除了电脑,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电话等各种终端无所不在地进行博客。人人都是网民的下一个趋势就是人人都是博客。个人博客就是个人在网上的全面形象的代表,是以个人为基础的互联网各项应用的“枢纽”。
通过博客方式实现个人网络化后,可以实现一系列的跨越鸿沟后的变化:从个人层面看,博客成为个人交流沟通中心、个人知识管理中心和个人传播出版中心。从组织机构层面看,基于个人网络化的方式,形成的开放式信息化与传统信息化有机“融合”;基于个人的开放式知识管理与传统知识管理互动;基于个人的开放式传播出版与传统传播出版互补。这样,由于个人网络化的完成,个人交流沟通成为自主的、系统的和全民的;企业信息化也就拥有群众基础,有了鲜活的源头;知识管理就自然地成为全员参与,个人与组织知识形成互动;而在媒体传播方面,人人都可以发表才是天然的网络传播模式。
放眼整个社会层面,网络真正构建起强大的公众力量。在互联网世界中正式构建出企业(商业力量)、政府(政治力量)、公众(个人)三股力量的三足鼎立格局,使互联网能够持续、平衡、健康发展。而不会被传统商业力量、政治力量完全控制。未来互联网创新活力主要来自个人网络化的崛起。互联网力量回归个人,形成以网络为基础,以个人为中心的知识共同体。这是真正知识社会的基础,也就是开放式的个人中心式网络社会。

3.1.3 博客网站与专业传媒组织的互补并存
一些研究者认为,博客的崛起,与专业传媒机构的公信力危机有很大关系。近几年,欧美国家的经济放任政策,使跨行业跨媒体的集团兼并愈演愈烈,媒体更深地卷入了错综复杂的利益漩涡之中,“跨媒体联合使得很多有影响力的媒介成为其他产业的俘虏,允许跨媒介和跨产业所带来的后果是:独立的媒介正在消失。象 CNN、ABC、CBS、FOX、NBC和 UPI这些著名的新闻媒介都已成为大型企业的一个部分。“这种情况下,媒体的传播行为往往偏离职业准则,而为关联利益集团左右。加之媒体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报道水准的问题,更损害了其在民众心目中的可靠形象,2003年的纽约时报“普利策”新闻奖得主造假风波、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致核武器专家凯利自杀一案,都使这些老牌传媒的声誉遭受沉重打击。民众渴望得到不被利益玷污的真相,渴望了解那些被传媒隐藏的事实,某种程度上说,博客就是这种信息需要的产物。可以说,专业媒体受到的限制和干涉越多、公信力越低,则博客网站越是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博客网站发展迅速,但是业余传播力量要取代专业传媒组织的世袭领地,恐怕还不现实。对此,学者彭兰提出了两点解释:一、参与传播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对信息需求的充分满足。对现代社会来说,信息是一刻都不可缺少的,而且必须保证其全面性、稳定性。只有专业机构才能通过规范的、持续的信息采写、发布活动,满足整个社会的信息需求。二、非专业人士参与网络传播,会导致信息的复杂化,人们很难判断什么信息是准确的。因此,从无数传播者中凸现出具有权威性、可靠性的发布者,成为一种必然。在这样的态势下,博客网站与专业传媒机构之间将形成一种互补竞争,相互渗透的关系。
1) 博客新闻成为专业媒体重要信源:
博客族不受制于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禁区,经常爆出轰动性猛料,迫使专业传媒对其信息进行跟踪和追踪。2003年的“木子美性爱日记”在通过“博客中国” 网站广泛流传后,成为全国各地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美国的主流媒体也密切关注来自博客的政治新闻,因为正是他们的报道导致参院多数党领袖特伦特•洛特因种族言论而引咎辞职。目前,一些博客新闻最终还是要通过传统媒体的报道才能形成较大的舆论影响力,从受众注意力集中度和信息覆盖面来看,博客还远逊于专业大众传播机构。
博客网站与专业媒体机构的合作也已经开始。美国在线将"德拉吉报道"同步放到该公司网站上,每年美国在线支付3.6万美元作为各种开支的费用。借助于拥有 1400万用户的美国在线,德拉吉声名大噪,知名度帮助他独家报道了CBS 解雇著名华裔主持人Connie Chung 等一系列新闻。
2)博客在同题报道中揭露另一部分真相。
美国学者大卫•阿什德在其《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一书中,深刻揭示了传统媒介环境中,信息技术、媒体传播范式和社会行为的互动关系,描述了专业传媒在国家体系中如何受到复杂的控制和操纵。他指出,信息技术和传播范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个人和组织也日益以符合技术和媒介范式的方式行事,转而影响着传播行为。例如,政府、军方组织往往有意提供符合媒介范式的资料、信息,促其采纳,已形成有利于自己意图的“新闻”和舆论,以此加强自身的控制力。在海湾战争中,“军方和总统是真正的制片人,他们从其他的战争中学到很多东西。记者要做的事情只是要求他们的主要原料——视像之类的东西——是视觉材料范围之内的东西,而这些材料是受到控制的,而且是有限的。” 由于大量画面由军方提供,记者接近战场受限,电视成了战争的工具,官方的喉舌,扯谎的机器。
当专业媒体在这种复杂的社会控制网络中泥足深陷,期待从它们身上获得全面真实的信息也就成为一种奢求,这时候来自博客的种种信息,也许可以让人们看到真相的另一面。
3)博客报道成为专业媒体报道的延续:
有些博客网站专门将各大专业媒体的报道汇总后制成链接群,这是对专业媒体报道的再度整合,在主题延展上自然更进一筹。有些在专业媒体上未予充分展开的话题,又在博客网站上作为专题持续性讨论,“博客中国”网站关于联想的转型问题的大讨论就是这样的例子。
4)博客网站成为专业记者稿件的第二出口:
1998年,克林顿莱温斯基丑闻案在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上率先披露,但德拉吉本人并非原创者,该信息来自传统媒体《新闻周刊》的记者迈克尔•艾西科夫。这条新闻是迈克尔•艾西科夫逮住的平生最大的一条新闻,但在见报前几个小时,却被新闻周刊的高层扼杀了。
记者博客群体的出现绝非偶然,通常,专业记者能在媒体上刊登的内容,大抵只是其在繁复的采访中获得信息总量的十之一二,剩下的旁支末节,纵使别有意味,也只能忍痛割舍。更有一些触及敏感地带的话题,被无情埋葬,博客网站正是有挽救这些资讯的价值。另外,一个传统媒体还可以考虑有一个博客网站作为补充出口,将其文字和摄影记者获得而未能在传统媒体上刊登的内容,在博客网站上披露,满足一部分人的需要。“试想,一家报纸不但把记者采访的一般性报导刊印到报上,同时也能把内幕消息在网站及博客上刊出,这等于对报纸整体加值。”

3.2 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互联网开始真正凸现无穷的知识价值。如果说,黑客代表了互联网技术野蛮的张力,而博客则代表了重建互联网秩序的向往。在解构中建设,在离散中合作,在学习中开放,已成为博客对世界的关怀方式。他们展示的博客文体、博客行为和博客思想,将是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将重新定义互联网的界限,改变我们生存的背景。”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知识稀缺的国度,博客的繁荣,具有更特别的意义。博客在中国不仅是航海者,还是盗火者。在汉语世界中的自娱自乐,最终将会使中国走向狭隘,而对新知的探索之旅越加充满荆棘。”
——《博客宣言》方兴东
网络的出现为知识撒播打通了最为便捷的民主化渠道,为知识信息的最大化交互和最优化利用提供了蛛网重叠和触角延伸的全新方式。在社会分工的制度模式下,专业知识的纵向积累和横向分割造成了知识增长与信息壁垒的同步延伸,隔断了社会群体之间的交往和理解,形成了如哈贝马斯所说的“专家文化”和“知识精英”。问题在于:专家文化的知识权威有时并不提供生活的意义(如技术知识),一旦专家文化摧毁了传统意义的权威(如上帝)之后,人的意义也将随着信仰的隐退而消失(“上帝死后,人之若何?”),这便是弥漫于20世纪西方思想界的“现代性危机”。互联网则提供了这样一种技术可能性:在不破坏甚至有助于专业分工的前提下,以快捷方式和廉价手段为大众提供接近各种专业知识的机会,其意义不仅在于“公众理解科学”,还在于知识走进生活、科学接触人文、技术贴近生命力的感受,这便是知识民主化的人文精神价值。这方面的突出例子是以“Linux”为代表的自由软件运动(free-sourcemovement)。1991 年,21岁的芬兰大学生Linuxtovard在学生宿舍里编写了一个操作系统的内核Linux,并将其源代码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目的是建立不受商业软件版权制约的、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Unix兼容产品,从此引发了全球程序员和电脑爱好者的开发热情,经过全世界千百万网民的增补、修改和传播, Linux已被雕琢为一个全球最稳定的、最有发展前景的操作系统,并堪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分庭抗礼。“开放源代码”精神所倡导的知识民主和资源共享,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技术本身,而表达了人类社群对技术垄断的抗争和对知识民主化的人性渴望。
“开放源代码”精神与“博客”的精神是一致的。“博客中国”在2002年8月开站的第一天,就旗帜鲜明地打出我们的理念:“博客之于知识和思想,正如 Napster之于音乐,Linux之于软件”。认为博客倡导精神就是“开放、共享、自由”。然后,我们在多篇文章中,阐述关于“博客与源代码”之间的关系。比如,2002年10月23日,发表文章《博客的“源代码”和它的内涵》,明确提出“博客写作区分于一般写作的要点就是:博客写作是公开‘源代码’ 的。”
“信息共享”的观念是针对大众传媒的“守门人”问题的,“思想共享”(亦即知识共享)则是针对知识产权问题的。数字论坛成员姜奇平就认为:“Blog是一种对于知识的自由生产方式,一种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反的知识生产方式。知识产权的反面,不是盗版,而是 blog。相对于盗版的破坏性来说,Blog是一种建设性的行为。”一个博客把在网络浏览中获取的知识,经过一番过滤张贴到自己的博客网页上,它是经过摘录、消化、诠释和演绎的知识,并且因为登录的数量和威权的建立而具有自己的可信度。于是,有着共同主题兴趣的博客,在博客网站里建立起共享的社区,并在其中不断把知识再生产出来,继续与他人共享。另一方面,当博客的知识生产以链接的方式提供相关知识的整张“地图”时,他实际上也在利用着这种共享。一个博客的知识生产共同组成整个博客王国的知识生产,它与现实世界的知识生产就显示出本质的不同。在现实世界里,知识生产具有社会化的特征,每个知识生产者必须首先接受一套生产的规则,经过一套生产的程序,才能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社会的知识。在博客王国里,知识的获取无需因为属于别人的产权而付出任何费用,而且生产的速度、规模、范围与现实世界的知识生产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尤其重要的是,这种知识生产将因为更加平民化,更加无国界,而更加变成名符其实的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3.3博客文学
“网络文学”一直是我们探讨的热点,但是关于“博客文学”的提法还是不多的。“博客文学”到底是否具有区别于“网络文学”的独特性而可以被单独称之为“博客文学”,还有待我们的探讨。
网络文学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印刷文学的革命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博客之前,网络文学多产自BBS和MUD,以及之后专门的文学网站,个人主页和电子文学刊物。我们在这里所讲的网络文学取它狭义的定义,即网络原创文学。
我们在博客的定义中看到: 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博客当中是不乏一些文学爱好者,他们在博客日志上张贴日记,散文,小说等等的文学形式。根据麻省理工的一份关于美国的博客应用的研究表明博客日志的内容在美国倾向于一种个人的无目的的网络漫步,至于创造性的写作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比例。我们再来看看中国最大的两个博客网站的情况:CNBlog目录集中 3022个登记的日志中总只有117个文学日志,还有一些与文学相关的日记,情感,个人,生活类的网络日志占了很大的比例。(时间截止到2004年5月8 日)在博客中国的最热门的100篇文章中我们发现竟然没有一篇原创作品,与文艺相关的并非严格意义上来讲的文艺评论不到十篇。当然也有一些以文学为主体的博客网站。比如www.8000e.cn 中国博客文学网站。
但是总的来说我们几乎没有听过“博客文学”的提法。唯一提到这个概念的是在文化研究网站上张清明的《博客文学现象批判》。在《博客文学现象批判》中整个的论述中完全以木子美与竹影青瞳为例子首先在文章中指出“博客文学”是一种性文学写作,然后依照别林斯基的对文学定义:文学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精神活动和发展的轨迹的书面记录。进而对木竹二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说她们在进行“脱裤子”的比赛,“如果脱衣文字舞也叫文学的话,那么,脱衣服也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如此推理,不要说符不符合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实,就是当今的国人们又有几多能够认同这一观念?”写到这里作者还意犹未尽,作者既而分析了木竹两位女士创作的精神理论实质和创作心态,说她们文学观念实在不过是受后现代精神影响的一代嬉皮士精神的“文学”表述,离真正的文学还实在差了点儿。在论述创作心态的时候,“自恋情结”,“捞取文化资本”“生存的虚无的人生价值”等等是作者的提到的几点。
作者在整篇文章里都用“我们的博客作家们”这样的字眼,可是从头到尾我们都只看到他在论述木竹二人,尚不论文章有多少的合理性。当然在文章的开始作者就这样说:木子美和竹影青瞳是博客写手中两个极端的代表。然后阐述了两者对网络社会的巨大影响,“因此,以这两个人作为个案分析的例证,估计大多数读者不会有什么异议。” “对博客写手的作品及其现象作一下整体地反思。”以扶正刚刚兴起的“博客文学”。所以文章只是从两个个案来谈论了博客的文学创作,并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为什么会有木竹二人的现象,本文在前面已经进行了分析。
回到“博客文学”这个概念,我们看到唯一的以博客文学为题进行批判的其实还是在讲木子美和竹影青瞳。而且在批判的过程中我们也没有发现博客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内在逻辑和具体差异。
为什么当各个领域都在关注博客的时候,我们的文学界却对博客保持冷漠呢?我们刚才也看到从文本的内容分析来看,博客文学在博客的内容里不占绝对优势。我们的网络作家和网络评论家们都没有对博客报以相当的热情。我们在这里就要讨论一下博客形式与以往的网络文学的发布方式到底有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文学在博客领域里并没有获得足够的空间,博客与文学的结合是否符合内在逻辑以及将来的走向。
虽然没有对博客和以往的网络文学形式的文本进行计量的分析,但是总的感觉是博客们更强调“个人化”的写作。而以往的网络文学出版方式更为多元化,虽然两者都倾向于“个人感情的流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感,以前人们倾向于写日记,这种日记是不能发表的,网络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讲就是将个体的有限性放大了,人们可以在网络上交流自己的想法。自网络的发展以来,通过BBS,ICQ,E-mail等形式在网络社区的建设上发展得很快,但是在个体的建设上却不是那么顺利,个人主页的技术门槛让很多人都望而却步,博客的出现是真正赋予个人以力量的武器。我们看到在博客网站上是以个人为单位的,你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可以发表文学创作,思想见解,用各种形式充分地表达你自己。所以“个人化”写作在博客世界里得到了“如鱼得水”的发挥,不仅仅是文学上。在文学中这样的一种“个人化”的写作会带来什么影响?“木子美现象”仅仅在博客的环境中才能诞生吗?博客跟BBS的发表方式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博客是以“个人专栏”的形式对文章按照发布的日期进行排列,而BBS是以帖子的形式,是以单篇文章为单位的。博客相比较BBS赋予了个人以力量,我们看到在以往的网络文学都是以单篇作品为流传单位的,以至于很多BBS原创文章竟然不知道作者是谁。而在博客世界里,作品只是个人一种表现形式。BBS的文学原创中也有色情文字,但是因为作者身份的不明确,以及文本发布的分散,很难形成具有“博客”那样的现象。所以“木子美现象”与“博客”的相伴而行也是有有一定道理的。
接着我们要讨论刚才提到的问题,为什么文学在博客的内容中不占主流呢?特别是在博客中国体现得最为明显。作为博客在中国推广的前沿阵地,博客中国努力塑造一种“信息时代麦哲伦”的形象。我们在前面的讨论中也提到博客在建构“理性的公共领域”方面所起的作用。博客在建构负责任的网络个人形象对于网络文化的推进到底会对文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网络虚拟空间给网络作家们带来的无限的空间和想象力会不会丧失掉它最难能可贵的“自由”?文学的土壤应该根植于无利害的自由的审美世界,还是应该以理性之光照耀人类生活的现实?在BBS网络社区里,在“个人隐性”身份的时候,在个体没有外在的约束的时候,更容易释放真实的自己和放纵自己的情感。关照人类本身,网络为文学所营造的这样一种空间是难能可贵的。至少,在我们现在看来,在博客技术推进网络的社会化进程的同时,我们的网络作家们还在眷恋梦幻“伊甸园”的理想王国,展翅在没有一丝白云的蓝天中自由飞翔。


注释:
①《博客论》作者:孙坚华 2002-12-12 0:29:59;出处:博客中国
② 《是福是祸:我们该如何评说“木子美”现象》;作者:方兴东 2002-11-14 出处:博客中国
③④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15~17页,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⑤⑥胡泳:《媒体变革:公众的角度》,《读书》2002.12第39页
⑦尼克•史蒂文森 《认识媒介文化》第108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⑧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第147页,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⑨⑩罗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第237页,商务印书馆 2001

参考文献
《博客:在网络世界里分享与交流》(《决策探索》2003年第9期,26~27页,作者:荻燕清,江苏;编辑:张俊峰)
《博客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总119期),17~22页,作者:陈向东,王兴辉,高丹丹,张际平,华东师范大学;文章编号:1003-1553(2003)03-0017-05)
《黑客闪客之后,博客崛起》(《财富新经济》40~41页,作者:小光)
《博客论1.0版》(作者:方兴东,王俊秀)
《网络技术的人文视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2003年4期,253~258页;作者:欧阳友权,中南大学文学院。文章编号:1672-3104(2003)02-0253-05)
《谁是真正的博客?博客现象与博客》(作者:李虎 2004-3-23;出处:博客中国)
《数字化生存》(作者:尼葛洛庞帝;海南出版社;1997)
《“博客”: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作者:方兴东;《计算机与网络》2003〈17〉)
《论博客——知识经济2.0版》(作者:姜奇平;http://www.enet.com/2002.10
《博客(blog)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共生,问题和对策——以博客(blog)为代表的个人出版的传播学意义初论)(作者:方兴东,刘双桂,姜旭平;《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
《“博客”与专业传媒组织带来了什么?——试论二者的互补共存关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刻奇•缩减•博客——当今中国博客文化之批判》作者:博客评论;出处:博客中国;2004-4-26)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作者:方兴东,王俊秀;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 [在线]DIY新闻人记录“9•11”》(作者:陆宏生《南方周末》)
《一盆冷水,泼向博客》(作者:何威 出处:博客中国 2003年9月18日;原始出处:《国际先驱导报》
《媒体改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博客与新媒体的逻辑》(作者:胡泳 2002-8-30;出处:博客中国)
《blog与媒介传播三环节(传播者,媒介与受众)》(作者:yezi;2003-7-4)
www.CNblog.org 心得集
http://www.blogchina.com 博客中国
www.blog.com
www.digiblog.org 中国数字部落
www.blogger.com

中国博客发展大事记(V1.4)

中国博客研究中心2006年8月25日发布。

原文来自:中国博客发展大事记

1998年 博客来源于blog(blog,即weblog的缩写,1997年确定),我国学者孙坚华很早就关注博客现象,自1998年以来发表了不少有关文章,流传颇广。

2000年1月 台湾阿坚发表文章《网录:一种新内容形式的崛起》。

2001年11月20日 硅谷著名IT博客Dan Gillmor在“清华阳光传媒论坛”上宣讲博客。

2002年3月 2002年3月:台湾“资策会”顾问邹景平连续发文介绍blog在教育中的应用,并且把blog翻译成“网志”。
2002年7月 blog的中文“博客”由方兴东、王俊秀正式命名,同时起草了《博客宣言》。
2002年8月 方兴东、王俊秀开通博客中国(blogchina)网站,开始了博客在中国的全面启蒙和推动。
2002年8月 孙坚华发表《博客论》,第一次全面论述博客现象、历史和理念。
2002年9月5日 《中国青年报》和《南方周末》以重要篇幅关注中国的博客现象。题目叫《Blog:个人日记挑战传媒巨头》,作者方兴东和孙坚华。
2002年10月 毛向辉和郑云深发起了中文blog心得集cnblog.org。
2002年10月 台湾艺立协在李士杰带动下开设博客网站,将blog命名为“部落格”。
2002年11月 浙江杭州中国博客网(blogcn.com)开通,提供博客托管服务(BSP) ,这是大陆最早的博客托管服务商。
2002年11月 Blogdriver开通,开始提供博客托管服务(BSP)。
2002年12月6日 安徽合肥Blogbus.com网开通,提供博客托管服务(BSP)。
2002年12月7日 千龙网发布专题《2002年博客在中国》。
2002年12月8日 千龙新闻网和博客中国网举办高层次“首届博客现象研讨会”:第一批有关Blog的系统研究文献公开问世。
2002年12月8日 博客中国(blogchina)推出正式版。
2002年12月 第12期《读书》杂志发表胡泳有关博客的文章《媒体变革:公众的角度》,是分析博客和媒体较为深入的一篇文章。
2002年12月 闵大洪在《2002年中国网络媒体回顾》中,博客列入5大新特点之一。

2003年1月初 Blogspot被封禁,拉开了外国bsp被封禁的序幕。
2003年2月28日 千龙新闻网企业频道(21dnn.net.cn)开“博客在线”,这是国内第一家政府新闻网络媒体第一次推以“博客”为主题的新闻专栏。
2003年2月 “台湾应递媒与部落格实验”和“台湾部落格-天线部落实验网络”推出。
2003年3月2日 在线教育资讯网站于开始提供免费blog服务。台湾的jedi开始发布中文版Movable Type新手手冊,这是第一本以 CC 授权的电子书。
2003年3月 南开大学百合Blog系统开通,中国科技大学Blog进入测试阶段, 博客在高校开始迅速发展。
2003年3月 上海中医药大学高阶思维课题,在徐平教授的指导下,采用Blog作为研究和教学工具。
2003年6月 博客中国网(blogchina.com)发起互联网反对传播黄色内容运动,引发巨大社会影响。也招来黑客手段报复及对发起人之一王吉鹏的人身安全恐吓电话。中国博客的媒体影响力第一次获得社会认知。
2003年6月19日起 中国博客网(blogcn.com)用户“木子美”发表的网络性爱日记,给中文blog网站带来了巨大访问量,“博客”一词成了网络搜索引擎热门关键词。11月11日因上了新浪专题,使木子美的博客网站访问量达到高潮,一个月就达16万。
2003年7月 《Blog——部落网格线上出版、网络日志实作》(艺立协著)在台湾出版。
2003年8月 国内第一本博客专著,48万字的《博客——e时代盗火者》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作者为方兴东、王俊秀。
2003年8月 博客动力正式成立,由美国创业团队卢亮、文心以及中国合伙人Rever共同合作开发一个基于Java平台的中文blog服务性网站。
2003年8月 在台湾已经可以透过carriers贴图到自己的moblog上,schee开始moblog试验,所有影像都是直接由照相手机直接上传。
2003 年 9 月1日 台湾旗标出版公司出版Jedi的《BLOG架站实务:使用Movable Type — 20分钟打造个人呛声新舞台》一书。
2003年9月11日 网易商业报道(biz.163.com)作为国内三大商业门户首家推出网易博客专栏(http://biz.163.com/special/b/blog.html)。
2003年9月11日 inertia在台湾部落格宣布台湾的独立媒体中心(IMC)初步建成。
2003年9月18日 Liang、owen、hedong、hilton、keke、rever、topku等人以blog 为基础,建立了一个人文化的城市联盟weciti,倡导“随意而不刻意,坚持而不固执”风格,反映城市鲜活气息,体现各自城市风貌。
2003年10月 横戈从Blogbus创始人color手中收购blogbus。
2003年6-11月 blogcn.com用户“木子美”发表的网络性爱日记,产生“木子美冲击波”,“博客”一词成了网络搜索引擎热门关键词,提高了民众对“博客”认知,也误导了“博客”形象,为中国博客产业化带来管理隐患与政策风险。
2003年11月 《新周刊》“2003年度大盘点-2003年度新锐榜”候选榜中,“博客”入选“2003中国年度新锐榜候选时尚榜”;“博客中国”入选“2003中国年度新锐榜候选传媒榜”;“方兴东”入选“2003中国年度新锐榜候选网络风云人物榜”。
2003年11月 国内除了网典等屈指可数的几个站点提供RSS之外,几乎看不到其他大的站点提供RSS。在国外,2003年4月的时候,微软MSDN、思科、苹果公司等众多公司都提供了RSS输出。
2003年11月11日 Creative Commons组织和CNBlog.org共同发布中文版“创作共用”协议项目。
2003年12月 博客获得《新周刊》“2003年度新锐榜”“优化生活特别贡献奖”。
2003年12月 博客获得《南方周末》的2003中国传媒年度奖之“年度网络表现”,博客中国进入年度传媒候选名单。
2003年12月 Jedi发起了台湾省内的“2003 年年度最佳IMTT部落格随便奖”、“第一届亚洲博客奖”。
2003年12月 OWEN、六翼天使、郑云深等博客发起"中文年度十佳Blog评选" ,最后得奖名单是Lei GAO Photography、竹笋炒肉、一亩三分地、西园、北京女病人、danger's blog、 中国茶、日落酒馆、Doverbear的音乐杂记、生活像啤酒一样苦像巧克力一样的甜。
2003年12月 Donews提供了Blog服务。
2003年底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博客(blog)技术及其对组织沟通和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研究》获得批准,新兴的博客应用首次纳入国家级科研项目。

2004年1月 天涯博客开通。
2004年 网易、Tom等门户网站相继酝酿并推出了博客托管服务(含测试版)。
2004年1月5日 网名为“竹影青瞳”的博客在天涯社区张贴个人写真照片,导致社区访问在短短三天内倍增、服务器承载不了而瘫痪。
2004年5月 Blogbus收购yourblog,5月8日blogbus成为国内第一家收费的站点。
2004年5月 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召开的“中国互联网”会议上,博客成为会议的第一关键词。文心和卢亮第一次提出“个人门户”的概念。
2004年5月19日 博客中国推出《移动博客不完全手册》深度专题,正式点燃了国内业界对移动博客的商业化开发热潮。
2004年5月 南京召开的中国首届网络传播年会上,博客成为最大热点之一,标志着中国学术界全面跟踪和研究博客的发展。
2004年5月 BlogBus收购YourBlog。
2004年6月 博客topku率先披露联想“诺亚在线”网站标识抄袭,促使该网站关闭数日,进行整改。
2004年6月26日 blog心得集召开第三次社会性软件在线研讨会。
2004年7月1日 “网易部落”(bulo.163.com)正式推出。
2004年7月12日 博客中国“博客公社”开放,正式进入开放式博客托管服务。
2004年7月 已经创办两年的博客中国(BlogChina.com)获得第一笔风险投资。
2004年7月 中国博客网(Blogcn.com) 获得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的第一笔风险投资。
2004年9月14日 一塌糊涂BBS 关闭。高校blog随之关闭。贺卫方就“一塌糊涂”网站致北大校长书,在blog中激起了不小的反响 。
2004年10月 BlogBus获得维众中国约20多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2004年10月 博客中国教师博客与学生博客开通,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首选博客网站。
2004年10月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韦钰院士创建博客,带动大批教师走上教育博客。
2004年11月7日 24小时在线博客发表中国第一街王俯井惊现杀人一幕,后被媒体转载后影响扩大。
2004年11月中旬 "We the Media" 的作者Dan Gillmor访问上海,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演讲和交流后,他还与当地的博客进行了交流。
2004年12月 BlogBus收购52Blog。
2004年12月7日 “狗日报”获得德国之声举办The BOBs大赛的大奖――最佳博客奖。
2004年12月11日 Blogcn成立两周年暨西湖博客高峰论坛上周末在杭州举行。
2004年12月25日 首届中文年度十佳Blog 年度最佳英文Blog评选。
2004年12月末 AnyP排行榜大全特针对国内的综合性博客(Blog)托管网站进行排序。

2005年1月 博客中国(BlogChina.com)宣布并购博客动力(Blogdriver.com) 。
2005年1月5日 博客中国邀请网络界、投资界和博客界知名人士,发起国内首届博客发展趋势研讨会。
2005年1月21日 OWEN提出“命题作文”10 Places of My City ,将其当作一次社会性网络协作的实践体验,通过Technorati的标签搜索功能,配合Blog,Flickr等社会性网络工具,将这些信息内容聚合在一起。
2005年2月 博客王吉鹏爆料盛大入股新浪网,引发了《盛大收购新浪19.5%股份》博客传播事件,引起业内轰动。博客中国(blogchina)专题记录。
2005年3月 第二届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评选,博客中国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媒体。
2005年3月末 QQ推出自己的博客服务Q-Zone。
2005年3月20日 晚10点半左右,小百合Blog系统停止运行,用户被取消了在Blog发表文章和评论的权限。
2005年5月13日 Boingboing in China诞生。6月与poseshow合并,成为postshow.net。
2005年5月 中国博客研究中心(research.bokee.com)创建。
2005年6月 博客中国并购百纳盛世,推出无线博客。
2005年6月 中国博客网(www.blogcn.com)发布M-RABO和RABO,启动收费服务。
2005年6月 博客中国图片博客正式开通。
2005年6月7日 Engadget推出中文版。
2005年6月27日 Blogger爱心援助Blogger王俊。
2005年6月28日 Blogsome等境外服务被封。
2005年7月 国内第一部博客电影诞生。博客网与中博传媒合作开发博客电影,共同投入资金拍摄、发行,为博客电影搭建平台,形成博客电影群体。
2005年7月 博客网与解小东起的中国娃专项基金合作,共同关注中国儿童公益事业发展。
2005年7月19日 博客网于中华世纪坛隆重举行“博客网新版亮相发布会”,宣布正式启用“Bokee.com”新域名,中文名称“博客网”。
2005年8月 百度上市事件,引发博客探讨汹涌浪潮,引发博客传播事件。
2005年8月 博客网宣布获得业内最大的一笔风险投资,总额为千万级美元。
2005年8月 台湾女孩AnaisLee发起怪癖接力游戏,成为流传于中文博客圈中最火爆的话题。
2005年9月8日 博客网于北京西苑饭店举办成立三周年庆典酒会。同日,新浪在京宣布推出Blog2.0版的公测版。
2005年9月24日 搜狐举办首届全球中文博客大奖赛。
2005年9月26日 新浪推出首届中国博客大赛。
2005年10月2日 网易推出新版博客托管服务。
2005年10月12日 博客网与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办的 “2005中国网络传播学院奖·第二届全球中文博客大赛”开幕。
2005年11月 中国博客网(BlogCN.com)宣布获得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2005年11月2日 搜狐推出博客公测版本。
2005年11月5-6日 2005年第二届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在南京举行。博客受到高度重视,专门开辟两个博客研究专题讨论。
2005年11月5日 第一届中文网志年会在上海举行。
2005年11月6日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办“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论坛”。
2005年11月26日 博客网博客第一时间发布了九江发生地震的消息。

2006年2月 “两会博客”发挥重要影响,央视首次在专题报道中广泛采用博客发布信息以及与观众互动。
2006年2月13日 徐静蕾博客点击量冲破千万大关。
2006年3月 韩寒在博客上骂白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博客网发起《博客公约》讨论,并综合专家和博客意见拟定了中国第一份《博客公约》。
2006年3月 和讯、博啦分别推出了各自的博客广告代理服务。
2006年4月12日 《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发布会上,清华大学与互联网实验室联合发布的报告预测2006年中国博客用户将突破6000万。
2006年4月19日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博客网承办的“网络文明与道德建设研讨会”上,博客网发起并联合新浪等19家BSP(博客服务商)共同发布了《文明上网自律公约》。
2006年7月 敏思博客遭遇关门危机。
2006年7月 百度推出博客服务“百度空间”。
2006年8月2日 中国互联网协会博客研究组在北京成立。
2006年8月23日 博客网发布“博客金行”,推出博客、博客网站、广告主三方共赢的全新模式。

2006-09-07

英国《观察家报》:15年15个网站改变世界

本文转自:新华网

15年来改变世界的15个网站里,13个来自美国,2个来自英国。世界是你的,世界也是我的,但主要还是美国的。
15个网站里,blogger、wikipedia、google和yahoo用过,amazon和ebay听过,其他的闻所未闻,算落后于世界吗?

1991年8月,美国正式将互联网技术由军用转为民用,由此引发了全球互联网热潮,人类生活开始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本周(原文首刊于8月22日《新民晚报》)出版的英国《观察家报》列出了在这15年里改变世界的15个网站。

1 www.eBay.com(电子港湾)
创建:皮埃尔·奥米迪亚,1995年,美国
用户:1.68亿
关键词:在线拍卖和购物
除了枪支弹药以外,你几乎可以在这里买到任何想买的东西。许多人甚至放弃了原有的工作,转而选择在这个网上大卖场开店创业。

2 www.wikipedia.com(维基百科)
创建:吉米·威尔士,2001年,美国
用户:每天91.2万人次访问
关键词:免费百科全书
这本百科全书有个与众不同之处:它向所有网民开放,每个人既是读者,又是编辑。你可以任意创建或者改编一个条目,所需要做的只是点击、打字、提交,然后刷新。

3 www.napster.com(纳帕斯特)
创建:肖恩·范宁,1999年,美国
用户:50万个付费用户
关键词:音乐共享
网站最初提供的是免费音乐下载,在2000年注册用户就超过了7000万。但随之而来的全球五大唱片公司联名控告它侵犯版权的官司,使得它无奈变身为收费下载网站。

4 www.youtube.com
创建:扎德·赫尔利、史蒂夫·陈和乔德·卡瑞姆,2005年,美国
用户:每天1亿人次视频浏览
关键词:视频共享
一开始人们把自己拍的家庭录像放到网站上和朋友分享,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上传自己珍藏的影视作品,有些人甚至因此得到了知名电影公司的青睐。

5 www.blogger.com(博客网)
创建:埃文·威廉斯,1999年,美国
用户:1850万固定访客
关键词:博客
在发明博客软件的时候,威廉斯只是把它当作一种无聊消遣的玩意,他根本想不到博客成为了本世纪最热门的互联网,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人媒体。

6 www.friendsreunited.com(友聚网)
创建:史蒂夫和朱莉·潘克赫斯特夫妇,1999年,英国
用户:1500万
关键词:校友录
朱莉想知道同学们毕业后散落何方,她的程序员丈夫设计了这个网站。起初每天的点击只有个位数,直到2001年,一家电台介绍了他们的网站,校友录模式很快风靡全球。

7 www.drudgereport.com(德拉吉报道)
创建:马特·德拉吉,1994年,美国
用户:每天800万到1000万页次浏览
关键词:个人媒体
1998年,德拉吉在个人网站上独家爆出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并在此后半年内引导着美国舆论走向,从此,数以百万计的网民养成了上德拉吉网站看新闻的习惯。

8 www.myspace.com(我的空间)
创建:汤姆·安德森、克里斯·迪沃尔夫,2003年,美国
用户:1亿
关键词:社交网络
“我的空间”打造网民的网上家园,它集合了网络社区的全部功能,增加了分类广告和记事安排,这使得它的日访问量高居全球第四。

9 www.amazon.com(亚马逊书店)
创建:杰弗·比索斯,1994年,美国
用户:超过250个国家和地区3500多万用户
关键词:网上书店
说起亚马逊,15年前,人们想到的是世界第一大河;15年后,人们更多想到的是世界第一大书店。作为全球电子商务的代表,比索斯在1999年成为美国《时代》杂志“年度风云人物”。

10 www.slashdot.org
创建:罗伯·马尔达,1997年,美国
用户:每月5500万
关键词:科技论坛
马尔达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世界百强创新家之一,他的网站也成为全球访问量最大的网站之一,他最大的发明是开创了网民自行编写网页文字内容的先例,引来谷歌、维基百科等网站纷纷效仿。

11 www.salon.com(沙龙网)
创建:大卫·塔尔博特,1995年,美国
用户:每月2500万至3500万访客
关键词:在线杂志
1994年,塔尔博特所供职的报纸罢工,他和一些同事试着办起了网上报纸。尝到甜头以后,塔尔博特索性辞去报纸美编职务,专心做起了网上媒体。

12 www.craigslist.org(克雷格列表)
创建:克雷格·纽马克,1995年,美国
用户:每月4万亿页次浏览
关键词:分类广告
网站页面简单到近乎丑陋的地步,只是一块密密麻麻贴满各种小字条的公告牌。然而千万不要小看它,这可是全球最早也是最大的免费分类广告网站。

13 www.google.com(谷歌)
创建:拉里·佩吉、赛吉·布林,1998年,美国
用户:每天10亿个搜索请求
关键词:搜索引擎
“google”如今在牛津英语字典里不仅是名词,而且是动词。以搜索引擎起家的google正在发展成为庞大的网络帝国:邮件、新闻、聊天等工具不一而足。

14 www.yahoo.com(雅虎)
创建:大卫·菲勒、杨致远,1994年,美国
用户:4亿
关键词:门户网站
yahoo大概是最早被世人所知的网络神话之一,它曾创下平均每天网页点击数34万亿的纪录,它的门户网站模式在互联网上被一再克隆。

15 www.easyjet.com(易航网)
创建:斯蒂里奥斯·哈吉-艾奥诺,1995年,英国
用户:去年乘客3000万人次
关键词:廉价航空
easyjet利用了互联网这一最为快捷经济的销售渠道,在短短几年里便跻身欧洲大航空公司之列。

补充庆祝BlogDay

原文出处:Space of Reasoning

后知后觉的我直到今天才知道8月31日是所谓的BlogDay,作为一个刚刚入门的blogger是要表示一下的,那么就转载一篇文章吧。

究竟BlogDay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BlogDay起源于博客们(Bloggers)认为自己应该有一个专属的节日,用以认识其它来自于不同国度或拥有各种不同嗜好、兴趣的博客。在BlogDay当天,所有参与活动的博客们应该在自己的站上推荐五个具有特色的博客给所有来访的朋友,借此和大家分享更多崭新而有趣的博客。

BlogDay的起源

你有否注意日期3108(8月31日)这样的写法看起来很像“Blog”这个词。是的,Nir Ofir首先在以色列的一次Blog会议上一边涂鸦一边发现到这个象形,并由此产生出将象形与节日结合的创意,设立一个庆祝日——Blogday,作为博客群体的节日,甚至希望它能成为今后全球的传统节日。这个创意不亚于n年前同样因创意而诞生的Blog,而且创意者的本意不仅仅是单纯设立一个节日,而是号召大家在8月31日这一天都发表一篇网志,让人们发现一些优秀的Blog,并相互推广。

在这一天要做些什么呢?

在八月三十一日这一天内,全世界参与活动的网民都会发表一篇帖子推荐五个新颖的博客,而且最好这五个博客的内容可能是来自不同的文化、观点和意识形态,而所有造访的朋友都可以在八月三十一日当天发现自己前所未知的博客,借此认识更多博客并为这些新发现而庆贺。

1. 找出五个你觉得有趣的新鲜博客。
2. 在BlogDay当天,留言给这五位博客的主人,告知你推荐了他们的博客。
3. 为推荐的博客写下简短的介绍,并在文中放置这些链结。
4. 在8月31日当天张贴上推荐的帖子。

“博客”的文学空间有多大

原文出处:人民日报

原文作者:郭国昌

继BBS之后,“博客”又一次成为众多网络作家的新宠。几乎每一位网络作家都拥有自己的博客专栏,大量的文学作品通过他们各自的博客专栏发表出来了。甚至许多习惯于用传统方式发表文学作品的作家也不甘寂寞,在一些知名的商业网站上开办了自己的博客,且点击率一路上扬。在众多网络作家的追捧和大量商业网站的推波助澜之下,一股文学的博客浪潮似乎要席卷整个网络世界。

“博客”的英文名称是“blog”,意思是“网络日志”或“写网络日志的人”,它主要指一种特殊的网络出版或发表文章的方式。当一般的网络读者把博客当作是一种方便的日常生活的记录方式或者是一种有效的情感宣泄的廉价载体时,这时的博客概念便显示出它的三个方面的内涵与特点:一是博客的内容主要是个人化的生活或情感的表达;二是博客的写作采用的是日记体的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博客的作者充分利用网络链接,强化了与其它博客的互动联系。如果仅仅从博客的本意来看,它毫无疑问是一种个人化的叙述行为。然而,当博客在国内的网络上出现以后,它即刻与网络作家的写作联系了起来,变成了一种公共性的写作行为。尤其是一些在博客上发表过的文学作品被出版社竞相出版,此时的博客已经不再单纯是一种特殊的“网络出版或发表文章的方式”,而主要是一种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因此,有评论者认为博客的出现拓展了“文学表达的新空间”,“博客文学”创作的潮流出现了。

其实,作为一种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博客在本质上与BBS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无论从博客上发表的文学作品本身来说,还是从博客作为一种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来说,“博客文学”其实就是网络文学,它是在一种虚拟的空间中存在的。与传统文学写作相比,博客文学的写作是自由的,也是随意的。正是在这种自由与随意的写作中,隐藏着博客文学的缺陷不足。

首先,博客文学缺少宽阔的生活视野与深刻的生活体验。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现实与历史生活的整体表现,它是建立在作家对不同社会阶层人们的生活进行洞察和体验的基础上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文学创作“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而当下的博客文学却正是一种“自乐”,所写的完全是一种琐碎的个人生活经验,根本看不到对社会生活的理性思考与对时代氛围的整体呈现。其次,博客文学缺乏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与人类境遇的整体把握。文学创作应当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学要对日常生活进行细致描摹,也不是要对个人私欲进行公开展览。“文学要在对人们的现实生活的关注中完成对人类存在的精神提升”。对于作家来说,就是在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中发现“人类生活的缺陷和不完善”,并且凭借自己的审美理想“观照和超越这缺陷和不完美”。然而,博客文学却要么陷于对欲望的描写而不能自拔,要么沉溺于渲染自我的日常琐事而毫无自省,变成了平庸的无任何思想深度的个人唠叨,完全丧失了作家所应有的审视能力与文学所具有的精神追求。

当网络作家们大肆为个人私欲和商业趣味而写作时,博客文学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然而,这并不是意味着博客文学已经走入了死胡同。只要我们的作家还存有社会良知,就不应该把文学创作当作完全是个人的事情,需要把自己的文学表现视角放宽到整个社会生活中去,在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和理性审视中,用艺术的精神去把握变动中的时代脉搏,引导读者进入到艺术的氛围中去理解人类存在的普遍价值和意义。只有如此,我们才可以说博客文学真正拓展了“文学表达的新空间”。

维基将死?

以下中文翻译转自博客中文翻译

博客圈近来有个争论,起因是Nichole Carr写文章宣称“维基百科将死”。(是的,我的回应有点慢,不过当时我在旅途中没时间写。)他最初发表的文章就让我吃了一惊,说是维基百科就要完蛋了,因为0.01%的文章都被适当地保护起来了。这么说的意思就好像镇上请了个警察,民主就终结了。

他陆续发表的文章进一步说明了他的理由。Carr的观点是说维基百科的完全开放是虚幻的,从来就不是事实。大家应该摆脱这种虚幻来讨论其造成的影响。

这样的讨论我觉得有点意思(还有点娱乐)。因为,和我的读者们一样,我对维基的熟悉不是一天半天了。他们就是软件开发社区里出来的东西。很多的我碰到的团队,ThoughtWorks内或者外的,都用它来进行沟通,并形成集体的笔记。

还记得很多年前,Ward邀我一起加入他的一个实验,一个讨论模式的合作空间-最初的维基。在90年代末我是那儿的常客,那时Ward的维基成为了极限编程的讨论中心。

Ward 的维基曾是,我了解到仍然是,完全开放的维基。任何人,任何时候,可以编辑任何的页面。连注册和登陆都不需要-唯一留下的痕迹的是你的IP 地址。早期的维基没有版本控制-就象是块白板。没人负责维护或者编辑。Ward告诉我说有时他会去做点“修剪”的工作,但人人尽知仅是非常轻微的编辑而 已。

出来的东西整个成了大杂烩。会有一些不错的总结的页面,但大多数页面常常是长篇大论,天马行空。然而结果是:相比当初Ward把概念解释给我时我的想像,它要有趣并且有用得多。不说别的,至少它把极限编程介绍给了很多早期的接受者,是他们使极限编程从启蒙发展到发扬光大。

所以相对Carr维基百科的虚幻,我对维基百科的兴趣在于相比Ward的维基,它有多少的结构和控制。可以看到的是页面按文章和讨论区分,版本控制,用户注册,监视列表,仲裁委员会-这是和Ward的486完全不同的。

但是这样的结构管用。维基百科相比Ward的维基是有用得多的资源。把讨论和文章页面分开看来效果不错。编辑们会注意保持文章都是相关的。整体说维基百科已被证明是有用的资源-从那些我知道的东西来看它也还是比较准确的。

尽 管相比发源于俄勒冈的创始维基,维基百科显得封闭一些,但它仍然本质上是不同的- 甚至是开放的- 比较很多其他的在它之前出来的维基。任何人可以编辑99.9%的页面-不包括编辑们自己的页面。我确信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地修改大多数页面上的拼写错误。 但是如果需要对页面进行实质性的改变就会有编辑来问问你为什么了。有趣的是这样的控制都是在已经既成事实以后的。你在开始更改页面时无须经过允许,而是你 在做完了以后,有可能要进行调整。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个很大的观念上的改变,尤其是习惯了公司环境的人。

然而我们的社会却是按事后控制 的法则来运转的。 比方说我早晨开上I93号公路逆行,几乎不会遭到什么阻止,但是假设我这么做了是会有后果的。当然也会有措施防止发生糟糕的问题,但大多数时候更宽松一 些,并且明了违规的后果,这样效率会比较高。在Thoughtworks我们就遵循这样的原则,给人们相比大多数组织要多得多的自由 -但会去跟进哪些人滥用了系统。

敏捷软件运动很多时候都在要求更加放松控制,不要事事都要经过允许,而是更多地向事后的请求原谅转变 。但松弛的控制不等同于无政府状态和没有控制-通常对敏捷主义者也有这么一个错误的认识。 它实际上是在想怎样尽可能少地控制,才不会断送我们要避免错误的良好意愿。

以下是英文原文,转自Martin Fowler’s bliki

A recent blogosphere controversy was caused by Nicholas Carr’s entry claiming the "death of wikipedia" (yes I know my response is slow, but I didn’t have the time to write while on the road). His initial post struck me as rather odd, saying that wikipedia was dying because 0.01% of articles had a rather mild protection. It’s like saying democracy is over when a town hires a policeman.

His follow-on article helped explain where he was coming from. Carr’s view was that wikipedia had a myth of complete openness that was never really true, and that we need to get beyond this myth to really discuss its impact.

I’m finding this discussion interesting (and a tad amusing I’ll admit) because, like many of my readers, I’ve been familiar with wikis for a long time. They’ve come out of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community. Many teams that I run into, inside and outside ThoughtWorks, use them to communicate and build up collective notes.

I remember many years ago when Ward came up to me and invited me to take part in his experiment of a collaborative space to discuss patterns - the original wiki. I was an active reader during the late 90’s as Ward’s wiki became the central point for articulating Extreme Programming.

Ward’s wiki was, and I gather still is, a completely open wiki. Anyone edited any page at any time. There wasn’t even logging and registering - the only trace you left was your IP address. The early wiki had no version control - which really did make it a whiteboard. Nobody took on maintaining or editing anything. Ward told me he did the occasional spot of ‘gardening’, but only with his famously light touch.

The result was a complete mish-mash. There were some good pages summarizing stuff, most pages had long discussions, which often went nowhere. Still the result was way more interesting, and useful than I thought it would be when Ward first explained the concept to me.If nothing else it introduced Extreme Programming to many early adopters who took it beyond its initial roots.

So in contrast to Carr’s wikipedia myth, my interest in wikipedia lies in how much structure and control it has in contrast to Ward’s wiki. I see pages separated into article and discussion, version control, user registration, editors with watch lists, arbitration committees - it’s all very different to Ward’s 486.

Yet this structure has worked. Wikipedia is a far more useful resource than Ward’s wiki. Keeping the discussion separate to the article page seems to work really well. Editors care about keeping coherent articles. All in all the wikipedia has proved a useful resource - comparing it to things I know about it’s reasonably accurate.

But despite it’s closedness compared the Oregonian original, wikipedia is still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 even open - compared to much else that’s come before it. Anyone can edit 99.99% of the pages - but doesn’t mean edits stick. I’m sure anyone can easily fix a typo on pretty much any page. But make a substantial change to a page and an editor will be asking you why. The interesting thing is that this is all after the fact control. There’s no permission you have to get to change a page before you begin, instead you have to justify what you’ve done afterward. That’s a big shift to many people, particularly in the corporate world.

Yet of course we as a society live off after the fact controls. There’s little that really stops me driving down the wrong side of I93 in the morning, yet there would be consequences should I do such a thing. Certainly there are places where it’s necessary to prevent bad things from being possible, but in many cases it’s more efficient to be much looser but know there’s a consequence to any breach. We try to follow that principle at ThoughtWorks, leaving people with lots more latitude than in most organizations - but then following up with those who abuse the system.

Much of the agile software movement is about loosening controls, shifting more to asking forgiveness rather than permission. Yet loosening controls isn’t the same as anarchy and no control - a misrepresentation that’s commonly thrown at agilists too. It’s about asking how we can use a minimum of controls, so that that we don’t suffocate the good in our desire to protect ourselves from the bad.

2006-09-04

意大利传奇后卫法切蒂逝世

在刚刚过去的德国世界杯上,附体黄健翔的意大利传奇后卫法切蒂于当地时间今天下午因病与世长辞,享年64岁。
这位前国际米兰的后卫因病住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最终,他还是在今天结束了与病魔的战斗和一切的痛苦。
法切蒂出生于贝尔加莫附近的特雷维利奥,法切蒂在球员时代有着闪亮的足球生涯,无论在俱乐部还是在国家队,1961年5月,法切蒂加盟在国际米兰完成了他的处子秀,此后,在这家俱乐部他经历了18个春秋,直至1978年挂靴,他成为了国际米兰历史上一个传奇球星。
他是一个进球颇多的左后卫,在他职业生涯的634场比赛中,共为国际米兰打进75球。他曾经四次赢得意甲冠军,两次洲际杯冠军,两次欧洲冠军杯和两次意大利杯。
在2004年1月,他成为了国际米兰俱乐部主席,在他执掌国际米兰俱乐部期间,国际米兰两次赢得意大利杯,一次赢得意大利超级杯,并在今年夏天被颁予了05/06赛季意甲联赛的冠军。

附:法切蒂履历

出生地:特雷维利奥(贝尔加莫)
生日:1942/7/18
位置:后卫
意甲首演:罗马0-2国际米兰,61/5/21
俱乐部:国际米兰
国家队首演:土耳其0-1意大利,1963.3.27,伊斯坦布尔
最后一场国际比赛:英格兰2-0意大利,1977.11.16,温布利大球场
国家队出场:94
国家队进球:3
俱乐部出场:634
俱乐部进球:75

荣誉:

4次意甲冠军(1963、1965、1966、1971)
2次欧洲冠军杯(1964、1965)
2次洲际杯冠军(1964、1965)
1次意大利杯冠军(1978)
1次欧洲杯冠军(1968)
1次世界杯亚军(1970)

2006-09-03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突然间发现世界真美好,在有了网络之后,在充分利用网络之后。
有人在批评全球化,在一些方面我表示赞同,但在网络的世界里,我想象不了没有internet我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最近特别迷恋google。既之前用了google blogger和google toolbar之后,又注册了gmail、google pages、google picasa等一系列google产品。在月光博客等一系列专业人士的指引下,初步摸清了门径。当然,离登堂入室还有一大段距离,不过,只要肯钻研,很快还是能上手的。

另,无意中也学会了用代理服务器上网了。现在似乎也不再特别憎恨某政府了。想一想他们用各种卑鄙的手段蒙蔽视听的企图终于没有得逞,对于他们我只有鄙视的份了。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2006-09-01

google.cn写给中国政府的保证书

1、我们保证找不到任何色情资讯,但是结果会指向新浪社会新闻。

2、我们保证找不到任何垃圾资讯,但是结果会指向新浪名人blog

3、我们保证修改搜索技术,将中国提供的官员名单等同于以下关键词——

4、清廉、幽默、朴素、十年一衣、爱民如子、拍案而起、爱、做爱!

5、我们保证“做爱”是百度恶意攻击的结果。

8、我们保证找不到任何国际新闻,我们保证找不到任何敏感的国内新闻。

9Google商标在中国将改成“000000”。

10、“000000”读为“谷歌”,但我们建议读为“胡哥”。

比特海日志117日,谷歌进军中国的八大新项目 四月 14th, 2006

黑通社本日电:著名国际互联网巨头GOOGLE公司日前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将GOOGLE中国正式定名为“谷歌”。为了向关心IT业的广大读者提供第一手资料,了解谷歌在中国的战略部署,本社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得到了这一份《谷歌进军中国八大项目书》的策划案。由于新闻线人相续遭到了意外,该文本的真实性不能得到保证,请读者自行判断。

1Saving is Earning Project—建立节约型谷歌计划。为了节约开支,为1.2亿中国网民提供优良的服务,谷歌公司只准备在中国租用1台服务器。GOOGLE公司总裁 EricSchmidt先生表示,尽管GOOGLE强大的搜索引擎能够检索1亿6千万个网页以上,但是谷歌认为只需要提供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给中国用户就已经足够。剩余的部分,将完全使用统一页面:ERROR 404,您所访问的页面不可用。因此,谷歌有意向与雅虎中国合租这台服务器。

2 Oracle Project—甲骨文计划。为了符合当地法律的要求,GOOGLE公司于2005年开始了针对中国用户的合法字符统计。经过一年多的时间,2000名工程师对几乎所有中国网站进行了全面的测试,终于得到了一张完备的违禁词汇列表,可以供谷歌作为过滤词表使用。根据GOOGLE语言学专家的综合整理,结论是这一列表几乎完全涵盖《新华字典》中所有字符。为了使谷歌的工程师能顺利地完成各项工作,谷歌公司决定在公司内部推广甲骨文,以满足内部沟通和符合法律的需要。目前,GOOGLE内部字库的创建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据悉,MSN公司对此计划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一计划将在IM通讯加密领域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

3Clean and Cleaner Project—清洁大比武计划。谷歌公司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发动针对百度公司的举报,将专门针对百度公司的搜索内容建立起一个新的搜索引擎,不断记录百度公司搜索结果中的违禁内容,并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目的是相仿竞争对手当年在GOOGLE尚未进入中国市场时的竞争手段,建立谷歌中国第一清洁搜索门户的绝对市场主导地位。同时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严厉打击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EricSchmidt先生表示,谷歌将向中国同行展示什么叫“只有更干净,没有最干净”这一企业文化,并表示了“你能更干净,我就删光光”的决心。

4 Google you Project—谷歌联防计划。为了预防网络犯罪,谷歌决心和公安金盾网配合,记录并上报用户的搜索记录。当用户在GOOGLE中输入暴力、黄色等违禁词组时,GOOGLE将记录这些信息,并按照社会危害等级给予金盾网不同级别的警告。以便形成警民联同,协同预防的良好社会治安环境。谷歌提供了一个异乎寻常的实例,以说明这一计划的实际效果:当工程师在一台电脑上的OOGLE搜索条输入“素人+拉登+爆炸+一夜情+摇头丸”,并按下回车以后,电脑在三秒钟内根据GOOGLE反馈的指令,自动起火燃烧,化做一堆硅灰。

5Link is a link Project—友善链接指向计划。在服务中国公众的问题上,谷歌在一次走到了世界前列。对于用户提交的含有不良信息的搜索申请,谷歌做了最富人性化的友善链接指向计划。当谷歌接到类似申请时,将自动跳转链接指向,提供给用户完全符合中国法律的链接地址。简单举例如下:

搜索内容包含凶杀和性变态内容的网页—页面跳转到新浪社会新闻。

搜索无限制不分级影视作品内容的网页—页面跳转到CCTV一套,六套节目网页。

搜索通奸、一夜情等非法性行为内容的网页—页面跳转到各门户网站同城约会栏目。

6 Random Exist Project—动态显示计划。在这一计划中,对符合法律要求的网页实施动态管理。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部分用户可能在所有时间查到部分内容,所有用户可能在部分时间查到所有内容,部分用户可能在部分时间查到部分内容,所有用户可能在所有时间查到部分内容,部分用户可能在所有时间查到所有内容,所有用户可能在部分时间查到部分内容,部分用户可能在所有时间查到全部内容。但是,谷歌不保证所有用户在所有时间查到所有内容。

7 NEWS Spam Project—垃圾新闻过滤计划。谷歌相信,过量的新闻就是垃圾新闻,泛滥的信息就是垃圾信息。因此,有必要为中国公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服务。通过垃圾新闻过滤计划,谷歌将过滤所有国际新闻内容,因为它们和公众的生活全无任何关系。谷歌也将过滤大部分国内新闻内容,只提供会议报道,以满足中国公众对重大新闻事件了解的实际需求。

8Our Logo Project—谷歌图标计划。Eric Schmidt先生日前正式宣布了“谷歌”为GOOGLE中国的正式名称,并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尽快设计出符合本地化特色的GOOGLELOGOEric Schmidt对技术人员讲述了“谷歌”的丰富内涵:一方面,谷代表了谷物,谷歌的意思是丰收,象征着GOOGLE取得更大的成就。另一方面,谷代表着山谷,意思是无穷无尽的回声,说明GOOGLE的无限能力。Schmidt先生甚至引用了中国的《诗经》中“坎坎伐檀兮”一句,提示工程师们想象山谷中不断回响的伐木声。最终,工程师提交了一份令Schmidt先生异常满意的LOGO设计图,该图完全体现了谷歌的丰富内涵,其内容为一把镰刀和一把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