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3

几幅画的回忆

早上打开google主页,发现其logo变成了上图。

曾经在初中的时候,美术老师拿着一张画着苹果的素描作业在班上讲: 把苹果画成这样的同学,不仅会引来苹果们的抗议,也对不起这5毛钱一张的白纸。很不幸,美术老师说的那位同学正是我。这是我从小没有艺术感觉带来的后果,影响所及,至今我不喜欢看电影,看不懂美术作品,只能听流行歌曲——而且限定中文。

但是就算这样,在那时的美术课上,有几幅画还是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一幅叫做《泉》,一个少女肩上扛着个花瓶,(就像我刚刚扛着桶装水一样)瓶口朝下,瓶里的水像瀑布一样直流下来,晶莹透彻。和水一样晶莹透彻的是这个少女:她没穿衣服。忘了课本和老师是怎样介绍这幅作品的,反正应该不是在洗澡,我之所以对其念念不忘,是因为那是我当时为数不多的可以看到女人裸体的机会。

另一幅是《自由引导人民》,据说反映的是法国1830年七月革命(这是我刚才确认的)的场景。陈升《关于男人》里唱到“Wine,Woman and War 是男人永远的最爱。”一个初中生虽然还不能算是男人,但至少也有男人因子的萌动了。我在心理暗暗地想,用这样一个半露酥胸的女人冲在前面,紧随其后的臭男人应该会多一点吧。后来老师说,这女的象征着自由女神,当时我不明白自由女神为什么要这样装束,当然现在也仍然有点迷糊。
再有一幅就是上面这幅《呐喊》,对其印象深刻,是因为这样的作品冲击了我固有(如果有的话)审美感受,有解释说这是后工业时代里人极度痛苦的象征。在我的印象里这是毕加索的作品。刚才看到google将其作为logo,感觉好奇怪。一查,才知道画的作者叫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生于1863年12月12日,故于1944年1月23日。原来google弄这个是为了纪念爱老师的生日。不知道还有什么人享受过这种待遇?会有什么人将享受这种待遇?

没有评论: